攀金枝萨琳娜

第六十一章 表妹(第2页)

 她太清楚对于女子来说,嫁人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夫君,而是婆母,甚至是太婆母。 

 世家大族,绵延几百年,家族人丁繁茂,四世同堂的例子并不罕见。 

 十几岁的新妇过门,极有可能会面对两重、甚至是三重婆婆。 

 若是婆母不慈,长辈不疼,新妇的日子可就难熬了。 

 关键是,有孝道压着,只要没有闹出人命,娘家都不能给自家女儿撑腰。 

 就是楼太夫人自己,没少折腾两个亲儿媳妇,以及十几个庶子媳妇。 

 在后院勾心斗角了几十年,楼太夫人太清楚婆母“调教”儿媳妇的手段。 

 她可不想自己捧在手心养大的宝贝儿,被人磋磨。 

 在这一点上,楼彧极有优势。 

 只要阿迟嫁给楼彧,过了门,她就是当家主母。 

 不用在婆母跟前立规矩,也不用应付一堆的姒妇娣妇、大姑小姑。 

 楼太夫人只要抛开自己是楼氏女的身份,单纯的以娘家人相看,就觉得楼彧在家庭亲属情况方面,简直太优越了。 

 完全可以盖过他婢妾所出的庶孽的身份! 

 想到这些,楼太夫人心底对于楼彧的最后一丝挑剔也消失了。 

 她拉着郑迟的小手,温声说道:“即便大郎过去有些顽劣之名,也不能全怪他!” 

 “那几年,你阿舅在外领兵,无暇照看,只得把大郎托付给崔氏。” 

 提及崔太夫人这个便宜二嫂,楼太夫人的眼底闪过一抹不屑。 

 哼,区区继室,根本就比不上她先前的阿嫂。 

 偏她还整日装着一副温柔、慈和的模样。 

 年纪比自己还小呢,却总是端着“长嫂”的架势。 

 凭她也配! 

 楼太夫人不只是推崇嫡出,也分外看重原配。 

 崔氏是继室,还是她好侄儿的恶毒继母,楼太夫人根本就瞧不上。 

 如今,楼太夫人又想招楼彧做孙女婿,对于曾经捧杀楼彧的崔氏,楼太夫人自然没有好语气。 

 “阿迟,阿婆告诉你,这内宅之中,多的是这种阴损的法子。” 

 “若是嫡亲的大母,疼爱孙子,即便孙儿有十分的错,也绝不会责罚,更不会传出半点风声。” 

 “可若是继祖母,亦或是不疼爱孙子,即便孙儿只有三份错,也能说成十分,并宣扬得天下皆知!” 

 “……崔氏便是大郎的继祖母,当年大郎刚被送到崔氏身边时,只有四五岁,这个年纪的小郎君,哪有不顽皮的?” 

 “不过两年的时间,大郎顽劣的名声,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咱们都听说了,你觉得,正常吗?” 

 楼太夫人不只是要跟孙女介绍楼彧,更是趁机教导她后宅的种种手段。 

 捧杀而已! 

 烂俗,却好用。 

 不过,崔氏选错了人,楼谨可不是不疼儿子的糊涂虫,楼彧也不是任人算计的小可怜。 

 “且这些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如今啊,大郎出继,成了大长房的嗣孙,崔氏只是隔房的堂祖母,就算再想作妖,也管不到大郎的头上。” 

 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崔氏又是个惯会装模作样的人,自然不会乱了规矩、坏了名声。 

 “这两年在河东,大郎一直跟着好几位大儒读书,听说还弄了个东山书院,就连齐王妃也十分关注!” 

 提到了东山书院,楼太夫人似是想到了什么,对郑迟说道:“阿迟,你去了河东,可以求学的名义留下!” 

 楼太夫人只是路过,但她又想给孙女与楼彧相处的时间。 

 这一路上,楼太夫人想了好几个借口。 

 一,孙女儿偶感不适,不能继续赶路,需得暂时留在河东养病。 

 二,求学。 

 东山书院的德音堂,虽然是刚刚成立的,楼太夫人并不十分信任。 

 但,这女子分院有齐王妃的看重,分院的女学生,将来兴许也能成为一种资历。 

 最关键的一点,求学可比“生病”更具积极的意义。 

 生病什么的,很容易让人怀疑郑迟身体不好。 

 对于一个未出阁的小女郎,“身体病弱”,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还是求学吧。 

 楼太夫人也不求孙女儿在那个什么德音堂学到正经的学问,只希望她能够跟楼彧好好相处。 

 本就是表兄表妹,再近亲不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