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萨琳娜

第一百六十章 争执

京城。

 齐王侧妃嫁妆被侵占的小风波,早已过去。

 这几日,齐地传来的“民变”消息,席卷了整个京城。

 普通百姓只是看个热闹:

 民变?

 大虞新朝,天下大平,盛世可期……结果,却就在并不算偏远的齐地,爆发了民乱?

 这不是笑话吗?

 一定是贪官污吏盘剥太过,这才逼得民夫们不得不反。

 所幸,齐地的官员,折冲府的府兵等都尽职尽责,火速出击,这才没有让动乱蔓延。

 有些政治嗅觉的人,则隐约感受到了紧迫与危机:

 齐王反击了!

 想想也是,齐地可是齐王的封地啊。

 楚王却要在齐地搞事情,还让自己的人,抢走了齐王世子一手浇灌出来的战果。

 齐王府若是还能忍,那岂不是辜负了齐王天朝战神的威名?

 士可杀不可辱,齐王的体面万不能如此被折损?!

 引发民乱,杀掉摘果子的敌方马仔,漂亮的一记反杀。

 算不得绝杀,却也能够起到立威的效果。

 而朝堂上的老狐狸们,却看到了更深的一层:

 圣人与齐王的这场较量,齐王“反败为胜”。

 齐王,哪怕被针对、被排挤,依然是那个桀骜不驯、不可战胜的神话。

 可惜啊,齐王终究为人臣、为人子,只这身份上的天然劣势,就让他处处被动。

 果然,就在某些老狐狸暗自感叹,并继续观望的时候,就传来了西北战事惨败的坏消息——

 楚王率领二十万大军,身边亦有齐王麾下悍将屈突叙、韦世廉做副将,在边城与来犯的突厥大军大战,却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突厥本就是大虞的心腹大患,皇朝新立,天下初定,突厥汗王便趁机南下。

 按理,战功彪炳、百战百胜的齐王,才是最佳西北行军大总管的人选。

 奈何圣人忌惮,楚王算计,齐王非但没有得到领兵出征的机会,反而连麾下的得力干将都护不住。

 屈突叙、韦世廉都是齐王心腹之人,也都是用兵如神、骁勇善战的悍将。

 若圣人派他们中任何一个去抵御突厥,或许不敢保证大胜,却也不会惨败。

 圣人却将他们调给了楚王,由楚王做总管,两位大将作副手。

 硬仗,他们打!

 指挥,楚王来!

 如今败了,估计也要由这两位冤大头背黑锅。

 哦不,更确切的说辞,应该是屈突叙一人。

 韦世廉虽也是齐王系的骨干,但他还有个身份——晋城公主驸马。

 好歹是圣人的女婿,晋城公主对新朝建立又有着极大的功劳。

 即便真的犯了错,圣人也会看在女儿的面子上,予以赦免。

 更何况,韦世廉并没有错,他是被楚王给坑了。

 西北战事惨败的真相,包括圣人在内,朝堂上下都心知肚明。

 他们不是败给了突厥,而是败给了兄弟(父子)的内斗。

 可惜,真相如何,并不重要。

 圣人要的是结果,是能够将战神儿子拉下神坛的“借口”。

 这不,两日前,西北战报才送到京城,昨日,圣人就接连下发圣旨:

 调屈突叙、韦世廉进京!

 责令大理寺、兵部、刑部等,问罪二人!

 圣人的意思很明白,这是要让屈突、韦二人背锅的节奏。

 而按照他的意图,一番审查下来,十有八、九会牵连到齐王身上。

 即便不能把杨翀本人如何,也要继续砍掉齐王府这棵参天大树上的枝叶。

 图穷匕见了啊!

 “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

 矛盾,一触即发!

 ……

 安国公府。

 高大厚重的红漆大门,关住了满园富贵,也将外头的风风雨雨抵挡在外。

 至少,对于楼家的女眷来说,朝堂上的纷争,圣人与齐王的角逐,她们并不十分关心。

 比如崔太夫人,她根本不管外头是不是电闪雷鸣、洪水滔天。

 她只知道,她的十一郎,她唯一的儿子,没了!

 东院,正堂,一片素白。

 灵堂已经布置妥当,棺材里却是空空的。

 楼让的尸体,还在千里之外的沂州。

 楼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派亲卫去沂州,调查楼让的死因,为某个竖子善后,然后将楼让的尸体运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