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萨琳娜

第一百三十五章 树倒(第2页)

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更做不到杀伐决断、孤注一掷。

关键的时候,观望、退缩。

自以为隐忍、有大智慧,落在旁人眼中,那就是靠不住、没担当。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成大事,还很容易被人算计。

以前窝在沂州,没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阴谋陷害,关键有齐王府的庇护,王廪这才平平安安。

偏他没能力却还非要往上爬……这样的人,简直就是最合适的炮灰!

旁人不算计,都对不住王廪的蠢不自知呢。

王廪却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他决定在工部苟着。

但,做了官,又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干。

就算王廪不伸手,也会有人凑上来巴结。

比如,某个负责给工部供应土方、石料的皇商。

听闻工部有了新侍郎,便主动跑来讨好。

又是请客吃饭,又是送些“小物件儿”,随后更是抛出了“干股”的巨大诱饵。

不用出钱,只需稍稍照付一二,就能得到两到三成的红利。

一个月,就有几百贯啊。

王廪在沂州就习惯了敛财,来到京中,权贵多如狗,他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真心没有多少机会捞钱。

皇商?

即便沾了一个“皇”字,也只是商贾。

王廪不敢招惹权臣、勋贵,难道还会怕了一个商户?

尤其这个皇商,还是靠着工部吃饭。

他可是工部的二把手呢,大事不敢沾,难道还不能捞点儿小钱?当然,王廪也不会一口答应,而是任由那皇商再三请求,这才勉强同意合作。

然后,王廪就享受到了财源滚滚的乐趣。

长安是新城,皇城、内城,以及外城等大体框架都修建完毕,却还有一些琐碎的小工程。

另外,还有迁至长安的宗室、勋贵、朝臣等,需要修建自家的宅院。

而这些,都离不开土石等建筑材料。

那皇商就是专门做这项生意的,他利用陆路、水路等各种交通方式,从南到北、由东至西的运来了许多石料、木材。

靠着这些,皇商赚得盆满钵满,王廪也跟着吃到了不少肉。

不到一个月,他就拿到了近千贯的分红。

皇商还给他看了账册,并亲自给他算了账:

按照这个事态,到了年底,王廪就能分到不少于一万贯的钱。

一万贯啊。

王廪这个工部侍郎的俸禄,一年600石米。

京城的米价,一石120文。

也就是说,王廪当官一年,俸禄是文。也就是七十贯钱。

只是分红的一个零头啊。

王廪在沂州搜刮多年,攒下的家私也不过十几万贯钱。

噼里啪啦,王廪心里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他迅速就算清了。

这“干股”好啊,用不了几年,就能再攒下一份家私!

没人嫌钱多,尤其是王廪这种利欲熏心的人。

他确实是世家子,从出生起就没有缺过钱。

按理,王廪不该如此贪恋财货。

但,钱与权是分不开的。

所谓清贵更是需要钱来买单。

不说别的,单单是笔墨纸砚都要花钱。

还有各种宴集、雅集,不能空着手去参加吧,随便买个小礼物,也都要不少钱。

更不用说世家、豪门的种种豪奢享受,那都是在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