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兄妹(第3页)
“这是——”
众人瞠目结舌。
面前出现的房子,竟是通体透明的!
如果说刚才的水晶宫,更像是地下通道,虽震撼,却还不至于让贵人失态。
但,眼前的这栋房子,就让众人真正见识到了,何为“水晶宫”!
屋顶!
墙!
门和窗!
居然都是透明的。
哦,也不完全是。
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足足三间大的房子,还是有“骨架”的。
房梁、立柱,门框、窗框等都有。
只不过,没有传统的砖瓦、木材,而是通体玻璃!
大块大块的玻璃板,代替了屋顶的瓦片,墙体的砖,还有门板、窗户纸。
从外面,完全可以看到里面的所有景致——
“哇!好多花儿啊!”
“这是、花房?”
偌大的玻璃房里,靠“墙”摆放着一排排的货架,只是这些货架高矮并不一致。
它们或高或矮,错落有致。
货架上摆放着一盆盆的鲜花儿。
牡丹、芍药,月季、百合……
地上也有摆设,盆栽的石榴,水培的芙蓉。
“屋顶”还会垂下一个个的吊篮,吊篮里养着吊兰、紫藤萝。
现在已经是四月,春末夏初,各色花儿已经盛开。
繁华荼蘼,姹紫嫣红。
远远望着,哪怕隔着“墙”,亦是美不胜收的春日美景。
“确切来说,是玻璃暖房!”
王姮笑着进行纠正,“这暖房里,到了冬日,亦是可以栽种花卉、作物等!”
王姮喜欢花儿,可也喜欢冬日的新鲜果蔬。
在沂州的时候,阿棉就鼓捣出了暖房。
凛冽寒冬,暖房里却一片郁郁葱葱。
下着雪,烤着火,吃着羊肉铜鼎,涮着各种新鲜水嫩的蔬菜,那简直就是冬日最惬意的享受。
“玻璃暖房?”
燕王年长些,也已经进入六部当差。
他还是颇懂得国计民生的。
他在王姮的话里,精准的捕捉到了一个“暖”字。
几乎是见面后的第一次,燕王直视王姮这个便宜妹妹:“琅琊,你是说,这是暖房?冬日里亦可栽种作物?”
他又担心自己的这番话,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
想了想,燕王举了个例子:“是否就像汤泉菜一般?”
在前朝就有了汤泉宫种植果蔬的情况。
正所谓“汤泉润瓜菜,先时而熟,以荐陵庙”。
燕王就吃过汤泉宫栽种的蔬菜,只是耗费巨大,且有违自然,并不好过度张扬,更谈不上“推广”。
“殿下所言甚是,此物确实是暖房,比传统的暖房更方便采光,更能保暖!”
可不方便?
连屋顶都是玻璃哒!
燕王和魏王,作为皇子,更关心朝政,他们大步进了暖房,亲身体验玻璃暖房的种种好处。
女眷们则更关注暖房里的花儿草儿。
牡丹,开得正好,花朵硕大、颜色饱满,尽显雍容华贵。
兰花,清雅别致,淡然自赏,尽显清冷高贵。
芍药、月季,茶花、茉莉……亦各有各的美。
除了暖房里繁花盛开,暖房外,也种植了许多花木。
一株株的海棠,粉白的花儿开得正好。
还有玉兰,或是白、或是粉。
春梅已经过了盛开的时节,地上隐约还有掉落的花瓣儿。
女眷们欣赏着,惊叹着,能够将自己的某个院子,弄成百花盛开的花园子,琅琊公主果然不俗啊!
人群中,唯有衡阳公主,不只是赏花,她一双灵动的凤眼,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
衡阳郡主大概数了数,整个院子,十几株的花木,四五个品种,但海棠树最多。
“……所以,琅琊公主喜欢海棠?”
“嗯嗯,回去后,我就给阿兄写信,告诉他这个小秘密!”
衡阳郡主觉得,自己可是好妹妹,为了阿兄的终身大事,真是操碎了心。
……
“阿兄!”
楼琅仗着年纪小,带了两个侍女,便在公主府横冲直闯。
左拐右绕的,她竟真的一头扎进了这处花园子,找到了人群中的楼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