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萨琳娜

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事业(第3页)

 

楼彧与她太有默契。

 

两人之间,真的无需说太多。

 

王姮这句话,看似莫名其妙,楼彧却瞬间明白:“确实!”

 

前朝太子被抓,独孤家与突厥勾结的事儿也就爆了出来。

 

突厥那边,本身就对大虞朝虎视眈眈。

 

去年,楼彧痛击突厥,还一路反击,深入敌军腹地,取得大捷。

 

但,被俘虏的只是左贤王,楼彧连突厥王庭所在地都没有找到,并没有让突厥元气大伤。

 

反倒是给了突厥又一次出兵的借口——复仇!搭救左贤王!

 

而前朝太子被萧无疾抓回来,消息一定会传到突厥。

 

那位始终不忘复国大梦的成安公主,势必会趁机鼓动突厥汗王。

 

突厥出兵,大虞朝定然不会窝囊的被动挨打。

 

圣人已经坐稳了龙椅,正摩拳擦掌的想要扫清周围的强敌。

 

兴许啊,这位靠着战功闪耀时空的天神上将,还想来个御驾亲征。

 

打仗,打的是后勤。

 

出兵容易,大虞朝沿袭前朝,采用府兵制。

 

大批的良家子,平时耕种,战时为兵。

 

只需朝廷一个诏令,就能集结起数十万的大军。

 

但,钱呢?粮呢?

 

这还是府兵自备铠甲、军械甚至马匹等。

 

否则,朝廷的负担,将会更重。

 

太子知道王姮、王棉等几个小家伙敛财的本事,又知晓了玻璃、盐、糖等暴利生意。

 

太子便让王姮负责筹措出三十万大军三年的钱粮。

 

原本,太子只是提前做个准备,并没有规定任务完成的期限。

 

可是,如今大战在即,太子为了支持父皇西征,定然希望手下的人能尽快、尽早的弄到充足的钱和粮。

 

王姮忽然就感受到了压力。

 

“搞钱!必须赶在朝廷决定用兵前,搞到大量的银钱!”

 

热血上头,王姮都顾不得接下来的宴饮,就找到了王棉:“阿棉,你所说的那个拍卖,我们可以搞起来了!”

 

除了日常店铺的售卖、预定等等营销,还要搞更为高端的拍卖会。

 

王棉还提议,可以将顾客群,从权贵,开拓到寒门、富商。

 

寒门可不是真的穷,他们是落魄的世家。

 

寒门亦有几辈子、上百年的积累,他们的财富,甚至并不比世家少。

 

至于富商,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除了地位,最多的就是钱。

 

偏偏,大虞朝就是等级森严。

 

士农工商的格局,绝不是有钱就有跨越的。

 

比如商人,哪怕富可敌国,也不能穿锦帛,不能用超过尺寸的马车。

 

他们想要追逐权贵圈儿的“风尚”,根本不可能。

 

一个“逾制”,就能把他们压得死死的。

 

玻璃就十分巧妙,它既是权贵圈吹捧的高奢品,却并不在朝廷限制的范围内。

 

所以,王姮、王棉敢打赌,只要将富商等加进来,定能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的银钱。

 

兴许啊,只一场拍卖会,就能完成太子交付的差事呢。

 

楼彧默默的看着两个小女郎,凑到一起,叽叽咕咕,热切讨论。

 

积极搞钱的王姮,看着无比鲜活。

 

不再是乖巧的、好脾气的小可爱,而是明艳的、灵动的绝色美人儿。

 

但——

 

“阿姮,经商终是小道,不可过度沉迷!”

 

楼彧接受的教育,就是标准的传统士大夫。

 

或许还没有达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般近乎变态的地步,毕竟大虞朝重武。

 

武将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是比同阶的文臣更重。

 

但,不管是文是武,都属于“士”,是最尊贵的阶层。

 

而商贾,贱户尔!

 

麾下的门人,操持一二,为主家赚取财富,也就足够了。

 

阿姮堂堂世家贵女,皇朝公主,岂能操持贱业?

 

王姮听到楼彧的提醒,笑得灿烂:“阿兄放心,我心里有数!”

 

与楼彧一样,王姮也是古代土著。

 

她骨子里亦是重视礼法,遵守规矩的。

 

虽然受到了王棉的影响,对经商略有些兴趣,却不会“舍本逐末”。

 

玻璃等生意,只是任务所需,而非她接下来的事业中心。

 

对于“事业”,王姮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