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初显(第2页)
这厮,就是圣人(太子)的一条好狗啊。
为了至尊父子,冲锋在前,所向披靡。
楼彧就是最坚定的帝党。
他不站世家,不靠寒门新贵,他恪守律法,守护正统!
这一次,为了撰写《氏族志》,楼彧又开始为圣人、太子冲锋陷阵。
世家出身的朝臣们,意思很明白:《氏族志》本就是氏族的盛事,其总揽、其编撰等各项事宜,也当由世家主导。
楼彧笑得温煦:行啊,那你们自己写,别通过官方途径昭告天下!
众世家:……这怎么行?
若是没有圣人盖章,没有官方认可,那就是儿戏。
就像是许多落魄世家子搞出来的清谈一般。
若没有强权支持,世家的一切活动,就是闭门自嗨的笑话。
楼彧轻轻颔首:哦,你们是既要又要啊!
既要让圣人给你们的荣耀做背书,又不想让圣人分一杯羹!
啧,真当圣人是乐于助人、甘于牺牲的“圣人”啊。
世家不让圣人上桌,圣人就会掀了桌子!
当然,圣人毕竟是皇帝,总不好让他这般尊贵的人亲自动手。
那就由他这个竖子来。
左右他还是个孩子,少不更事,年少轻狂,若有冒犯,也情有可原呢。
楼彧送走了王姮,默默的挽起袖子,喷宰相,喷御史,把人骂急了,抡起笏板打人,他的武力值,也能让他成为绝对的胜者。
圣人和太子,只需开心的围观,并在关键的时候,打个圆场(拉个偏架)。
啊,又是君臣和睦的美好的一天呢!
……
京中诸事,朝堂纷扰,都影响不到千里之外的沂州。
王姮护送着王廪的棺椁,赶在年前,抵达了河东老家。
她没有立刻安葬,而是将棺木停放在王家的家庙里。
王姮请了寺里的高僧,选定了下葬的良辰吉日,又准备了下葬的诸多细节。
她还要安顿庶弟庶妹、族人等。
新年在即,守孝期间,也要过年,王姮作为家主,亦是要操劳。
沂州、河东各级衙门的主官,听闻琅琊公主扶灵回乡,纷纷送了拜帖。
还有王姮在沂州、河东的各项生意,诸多管事、掌柜等,得知主子归来,也都前来拜见。
王姮很忙,非常忙。
又是召见新上任的沂州刺史,河东县令,又是巡店、查账……一直到腊月底,王姮才将诸事处理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