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教女(第2页)
之前征伐突厥的征西大军,就是由尉迟明德担任行军大总管。
他对圣人忠心耿耿,十几年追随,立下了赫赫战功。
玄武门兵谏时,尉迟明德是两大先锋,他直接率兵冲进了太极宫,“劝谏”上皇写下立太子诏书,随后亲自护送上皇入大明宫。
圣人登基后,论功行赏,册封尉迟明德为开国郡公。
尉迟明德得封辅国公后,也没有失了兵权,依然领着数万大军。
尉迟明德既是北境老牌贵族,亦是新朝的栋梁,因着他,尉迟家风光显赫、富贵锦绣。
这样的门第,哪怕只是个不继承家业的嫡幼子,也是极好的人选。
姜贵妃眼底闪过一抹满意,不过,她也不是为了家族利益而忽略亲人的人。
她轻声问道:“四娘呢?可心仪尉迟七郎?”
“嗯,自是喜欢的!”
王姮再次点头,“这件事,是四娘主动跟我说的。她愿嫁去辅国公府!”
国公府的贵公子,年龄相仿,容貌出众,还一心一意的爱慕于她,就算姜思没有那么的爱,也会出于诸多考虑而做出选择。
王姮没有把话说的太透,聪慧的姜贵妃却听明白了。
姜贵妃沉吟片刻,说道:“既是要嫁入辅国公府,四娘也当有个体面的身份。”
“这样吧,我会请圣人下旨,给四娘一个诰封。”
到底是娘家的亲侄女,又被女儿调教出来,还顺利联姻尉迟氏,完全值得让姜贵妃出手。
姜贵妃可是后宫第一宠妃,她一人得道,本就该兴盛整个姜氏一族。
姜贵妃也不是张狂的要给侄子高官厚禄,给侄女超规格的诰封,只是为了成亲时体面些,给个不高不低的封赏,圣人自不必说,就是前朝的御史,都不会弹劾。
“我代四娘谢圣人恩典,谢阿娘疼惜!”
王姮闻言,喜上眉梢。
她赶忙站起身,盈盈下拜,代替姜思行了跪谢大礼。
“起来吧!你这孩子,又不是外人,哪里来的这些虚礼?”
姜贵妃笑骂了女儿一句,见王姮起身,回到座位,才又说道:“姜思的婚事定了,你呢?婚期定了没有?”
“我可是听说含章这些日子总往钦天监跑,是不是已经选定好了吉日?”
相较于隔了一层的便宜侄女儿,姜贵妃还是更看重自己的亲生女儿。
且,女儿要嫁的人,可是楼彧楼含章。
圣人、太子,一对至尊父子都十分宠信于他。
现在楼彧没有位居高位,不是不受宠,恰恰是圣人、太子的看重。
他们都是真心为楼彧考虑,不愿他锋芒过露,更不想揠苗助长。
有圣宠,有能力,未来几年、几十年,楼彧终将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之首。
姜贵妃没有儿子之前,还不会太多的关注这些。
她一介宠妃,只需哄好圣人即可。
但,如今,她有了儿子,姜贵妃所思所求也就多了。
姜贵妃倒不是妄图染指皇位,东宫何其稳固,姜贵妃当然知道,她绝不会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她只是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有个好的封地,能够得到龙椅上坐着的君王的宠信,做个逍遥自在的富贵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