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只需换个姿势下跪,这就是士绅(第2页)

 那些商人跟地方士绅,就像永远喂不饱的饿狼。 

 朱元璋眉毛一挑:“小子,你憋着啥主意呢?” 

 朱允熥仰头看着朱元璋,“孙儿的意思是,朝廷或许该对商贾士绅多些关注了。” 

 可能由于朱元璋早年的经历,从洪武年间开始,朝廷的大部分精力都被北方征战和农民种地的事情绑得死死的。 

 对于商人那摊子事儿,朱元璋历来不太上心。 

 为了稳住地方,促进发展,朝廷对商人的税收定得极低。 

 监管一松懈,这些商贾士绅就有各种法子躲税漏税。 

 比起曾经只占半壁江山的宋朝,大明在商税这一块,竟然连宋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毕竟,宋朝的商税那可是国家收入的一大半还要多。 

 “商贾士绅……” 

 朱元璋皱着眉头,低声重复着,语气逐渐转寒,“以为咱不知道吗?他们在外头是商人,回到家乡就成了士绅,把所有的好处都往自己怀里塞。” 

 朱允熥见时机正好,开口道:“允熥以为,这次浙江道雪灾引发的民变与假倭寇的侵扰,对朝廷而言,是个难能可贵的转机。” 

 朱标轻轻咳嗽一声,“有话就直说。” 

 朱允熥随即阐述。 

 “实施摊丁入亩,官绅同制,严管商税。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事,虽想法还不太成熟,但看眼下的浙江道状况,这办法再适合不过了。” 

 他这一席话新词迭出,但光从字面上,朱元璋和朱标都能大致领悟其意。 

 朱元璋眉头时松时紧,片刻后才道:“跟爷爷详细说说,怎么具体操作。” 

 朱允熥颔了颔:“浙江道多山少地,百姓大多靠劳作维生。朝廷按照人头收税,在这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不如在浙江道做个试点,朝廷彻底清查土地,根据田地多少制定标准,按量收税。还能根据田地面积分等级,多者多交,少者少交。” 

 “眼下浙江道救灾不力,朝廷正好借此机会整顿地方官府,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士绅,一律平等,共同承担丁银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