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詹徽:归宿不再是乱葬岗了(第2页)

 大明稳如磐石! 

 如此,朝廷就能随心所欲地改革科举,采纳任何儒家学说,甚至任何新兴学派。 

 读书人骨子里傲气十足,却又最能屈能伸。 

 在不触及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是最懂得变通的一群人。 

 时局转换,昔日臣子,明日或成旧朝遗民。 

 恍然大悟的朱允熥,周身压力仿佛随风而去。 

 他转身倚靠在塔楼边缘,俯视着贡院街逐渐归于宁静的喧嚣。 

 他语气淡然:“我朱家治国,旨在兴利除弊,革新图强。” 

 知行合一,不仅是理念,更是行动方针,不容动摇。 

 待其深入人心,科举非但不废,反要添新枝,数学、军事、工程等实用之学,皆纳其中。 

 大明科举,或可成未来仕途的敲门砖。 

 欲步入官场? 

 各展所长,欲任何职,必先通过该领域之严格考核。 

 不谙此道,不懂此行,自无缘官帽。 

 读书人若志在庙堂,即便心有不甘,也唯有顺应时势,提升自我。 

 叛乱? 

 大明立国25年,元蒙余部流离草原,何谈复起? 

 民心安定,基础稳固,纵有人妄图揭竿,也不过是蚍蜉撼树,未动先亡。 

 朝廷只需一声令下,许诺凡举报叛逆者,皆可分其土地。 

 那些所谓的叛军,必将孤立无援,无所遁形。 

 詹徽见太孙采纳己议,心中喜悦难以言表。 

 只要朝廷坚定不移,自己便不必忧虑身后落得个乱葬岗的凄凉归宿。 

 或许他也有望加封文华殿行走之荣耀。 

 詹徽念及此,旋即转身,衣袖一甩,深深一鞠:“微臣恭贺太孙殿下。” 

 朱允熥嘴角含笑:“有何喜事可贺?” 

 粘徽面带喜色:“太孙深谙治国之道,未来施政必行云流水,国家因而安定。” 

 朱允熥目光淡淡扫过詹徽:“国泰民安,自然离不开詹尚书这般国家栋梁。” 

 自己百年之后,应是能免于荒野葬身了。 

 詹徽心中欣慰,立于塔楼之上,秋风拂面。 

 随即,詹徽压低声音:“只是当前,科举弊案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