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无生老母,白莲教小明王(第3页)

 青年转目,对中年男子颔了颔首,随即步入人群之中。 

 中年男子则始终紧随其后,如影随形。 

 人群自觉分道,尽管在场者多为农民、工匠,亦或商人、仆从等平凡出身。 

 可当他们望向青年之时,皆不由自主低头,十分恭敬。 

 在这二人面前,没有人敢于轻举妄动。 

 今夜汇聚于此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他们的身份非同小可。 

 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男子,背后都有着深远的来历。 

 中年男子乃前朝义军领袖刘福通之子。 

 洪武十五年,刘福通等人拥立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 

 刘福通从平章政事升至太保,掌握重要决策。 

 刘天禄,刘福通之子,是白莲教的重要护法。 

 前方青年身世更为显赫。 

 他是韩林儿之后韩阳羽。 

 韩阳羽亦担当白莲教教主,被称小明王。 

 由于两家族间深厚的渊源及出身背景,现今无论中原何处的白莲教徒,抑或明教信徒,均以二人马首是瞻。 

 经过元末动荡与大明初建的洗礼,白莲教内部架构变得更为层次分明,等级制度严厉有加。 

 韩阳羽与刘天禄摆脱随从,步入人群之中。 

 人群中透露出炽热的期盼眼神。 

 白莲教众,很少能见刘天禄一面,更别提韩阳羽了。 

 抵达中心位置,韩阳羽首度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刘天禄身上。 

 他的声音平和中透着一抹冷冽。 

 “无生老母。” 

 即便是韩阳羽,亦须在任何公开场合,以此语作为开场白。 

 四周白莲教信徒随即低语回应。 

 韩阳羽稍作深呼吸,调整心绪,接着道。 

 “圣教之光,天意所归。今日之盛,乃万民心向,待圣教大业告成,即是各位加冕封疆之时。” 

 造反并非宴饮闲谈。 

 古时秦律明确规定,若因暴雨阻碍徭役,应免罪推迟。 

 陈胜、吴广等人愤然而起,以秦法严峻为名,煽动民心,喊出了那句震撼千古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旨在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