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为什么要等叛乱发生去平乱呢(第2页)

 朱允熥转向石伟毅问道。 

 “到了这个时刻,还未收到关于他们的任何不幸报告,说明敌人可能暂时对老二放松了警惕。” 

 石伟毅想了想,微微颔首同意,“应该是这样。” 

 朱允熥接着说。 

 “既然如此,那么参与叛乱的人中都有谁,老二应该心中有数。” 

 “太孙打算根据名单逮捕人,但是……” 

 石伟毅明白太孙此刻的打算,但依然有些担心。 

 “不过,眼下还无法确定山西道有哪些人士卷入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尚不清楚山西都司各个卫所,会采取何种立场。景川侯的意见也颇有道理。” 

 “若是太孙去了山西道,并未携带大规模军队,若当地卫所有变,便……” 

 石伟毅顿住了话语。 

 如果朱允熥此刻带着曹震的这些兵马前去山西道,那必然会提前暴露意图。 

 若是选择谨慎行动,却无法调动重兵的话。 

 在反贼策动地方势力时,恐怕太孙就会落入重重围攻。 

 曹震立刻大声反对。 

 “万万不可啊。” 

 曹震的声音在黑夜中尤为响亮。 

 但他面色严肃,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 

 “太孙是监国,象征着大明的根本与根基。安危牵动亿万生灵,更是关乎天下苍生。” 

 “太孙万金之躯,应居高堂之上。朝中文武百官均听命于太孙。太孙治国,文臣可以辅佐其左右,出征平定四方,便自有无数猛将可供调遣。” 

 “我等誓死效忠于大明,愿追随太孙共赴国事。因为只有当太孙安稳时,臣民才得以安宁,同时,这也是我们全家荣耀的私心所在。” 

 “如果太孙出了意外,那不仅是太子会悲痛万分,就连皇上也会深感伤心,朝野内外更不知会掀起何样的波澜。更重要的是,我们清楚自己也必将受到株连,甚至石伟毅都会被解职。” 

 “一旦朝廷动荡不安,洪武年间推行的新政或将昙花一现般消失无踪。即便大家愿意为之献身,毕竟人终有一死,但倘若新政因此中断,广大百姓又将何去何从?太孙多年来为稳固江山做出的努力,又该如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