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粮草让商人负责,这还是朝廷的军队吗(第2页)
朱元璋可以严厉地批评朱允熥,但外人乃至他来说,便不容许了。
朱标话题一转,说道。
“看上去,允熥是希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山西的问题。”
言罢,朱标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朱元璋。
此刻的朱元璋,并未立即回应,只是轻轻皱眉,显然在考虑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许久之后,朱元璋才开口说话。
但他没有直接讨论刚刚提出来的那个议题,反而说。
“听说允熥想让老三到大同,与蓝玉一同镇守。不过咱猜测老三大概会拒绝。”
此言一出,朱标眉毛也微微收紧。
“老三性格耿直,即便知晓山西有可能爆发变故,根据他的性格特点,他也许依旧期望能够亲自手刃贼首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
“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咱说的话他们已不再听从。若老三不愿,便由他去吧。”
朱标轻叹一声,接着说。
“那么,朝中是不是也该开始筹划应对之策了?”
朱元璋忽然站起。
“允熥将要进入山西道,老三又留在太原城不动。看起来,他二人已经准备好了,既然这样,就让朝廷颁布诏书通知各地,停止实施开中制吧。”
“大明军队怎能一直被一些商人所左右?若继续下去,这军队到底是属于大明还是那些商人的?”
朱元璋目光闪烁。
“拿山西道及周围地区的地图来。”朱标对外喊道。
没多久,刘建安带着几人,送了一幅固定在木架上的地图进来了。
朱标看着地图,审视了一会后说道。
“延安府跟西安府需要守卫黄河西岸,防止山西方向的贼子逃跑。至于豫州与河北两道,估计允熥已经有了相应措施。大同有蓝玉镇守,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说完话,朱标慢慢站起身来。
他走到地图前。
“山西道已经被围住,好比是在笼中的犬。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遭遇风浪,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此举能够确保边境长久稳定,这次变乱应由我朝先发制人。”
朱元璋眼神闪动,注视着东北角落里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