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开乾元年发展计划和方针(第2页)




    朱允熥看着自己写下的第三点,【农业水平提升】,目光定定、若有所思地轻声呢喃道。



    沉吟片刻。



    他便在这一点后面挥笔写下:【建立专门的农业部,由王祯后人王应辛一族负责。】



    前朝的王祯是个妙人儿。



    虽说去年王应辛忙活的大多都是技术活儿,譬如活字印刷、譬如水力纺纱机……等等。



    可要说起王祯真正的老本行,其实是农业才对,毕竟他的主要著作,叫《王祯农书》。



    这玩意儿里面不止包含机械设计制造,更主要的内容,一是能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二是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叙述十分详细,三是广泛介绍了各种农具,对农业机械进行了记述与讨论。



    这也是朱允熥一登基,就立马火急火燎让人去寻王祯后人的,另外一重更重要的原因。



    朱允熥写完,将手里的笔放在笔搁上。



    不急不缓地对门外的人道:“去个人,去工业司传旨,让王应辛下午来见朕。”朱允熥直接先把此事安排下去,以免自己事情太多忘记了。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传。”外面响起一个尖细的声音应了一句,随后便是脚步轻轻地渐行渐远。



    而朱允熥的目光。



    则始终都在自己的龙书案上。



    对于百姓的生存、存活,这三点是最重要的。



    至于摆脱了生存需求之后,更高一层的规划,就涉及到了经纪、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环境、乃至文化……等等多个方面。



    在当前阶段,这些的优先级自然还没提上来。



    所以朱允熥只是在下面将这些概括性的大类写下,并没有过多地将目光放在上面。



    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人活着」。



    在后世,「活着」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奢求、是一种幸运,是一次次的劫后余生。



    这种情况讲什么上层建筑。



    那就是不切实际的平地起高楼,得塌——朱允熥对于这些要往后靠的规划能做的,也只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顺带着先铺一铺路基,也就不得了了。



    还是那句话,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



    而当朱允熥交代好事情,目光继续这张写有计划的宣纸下面的位置挪动,便来到了「在内谋发展」的第二个大点:【朝局稳定。】



    动荡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只有稳定的环境,才能讲发展,而这第二个大点之下,只有两个点:



    【其一,淮西勋贵。】



    【其二,藩王。】



    淮西勋贵现在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了,虽然朱允熥屡次三番地稳住了局面,但他也不真是三头六臂、手段通天的,最好今年,能解决掉这个后患。



    至于藩王。



    无论是考虑到后续的巨大的财政负担,还是考虑到朱允熥往后要做的,需要高度中央集权才能做下去的事情。



    这藩,是一定要削的,但朱允熥这并没有被朱允熥列为十分优先级的事。



    一来,现在各地藩王情况还算稳定。



    二来,现在的藩王才是大明第一代藩王,藩王所占用的财政支出相对于国朝收入来说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远达不到什么所谓的「负担」的程度。



    朱允熥缓缓抿了口茶,嘴角虽噙着笑意,可目光之中带着锐利,淡淡地道:“且容他们再快活两年就是。”



    说完,他再次提笔。



    在这两点的后面,打了个归拢的符号,然后写下了【造枪炮】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去年,已经达成了稳定炼钢的计划,同时,「炼丹司」那边的各类火药比例、配方也都一直在进行研究试验,造枪炮的准备条件,算是基本已经差不多了。



    实话来说。



    朱允熥前世不是造枪的、不是造炮的,他对枪炮的了解,更多的是一些设计、理念、原理上的大致了解。



    让他直接手搓,那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从后世来的人,几乎都是不可能直接手搓出完整的枪炮来,除非带系统,可是贼老天不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