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龙炎军团

 国府定都金陵后,决定对新街口一带进行拓宽改造。

 工程于1930年11月12日国父64周年诞辰日开工,至1931年1月20日完工,历时3个多月。

 这是金陵城内街道上的第一个广场,除了叫新街口广场外,也被称为第一广场。

 这个广场周边,很快就发展成为国府首都的交通、金融和商业中心。

 1935年,国府还在广场中央,矗立了一个五六米高,硕大的炸弹模型。

 目的就是旨在提醒广大市民,一旦与鬼子爆发战争,首都随时会处于鬼子的空袭之下,所以要有防空意识。

 当谢强带着四名队员来到新街口广场后,还真见到这个炸弹模型。

 除此之外,谢强还发现,鬼子对广场进行了清理,如今这一片完全没有丝毫战争痕迹。

 而且广场周边,还派了不少部队进行警卫。

 因为谢强他们穿的宪兵军服,所以警卫的鬼子没有盘查他们。

 谢强装作宪兵队到广场视察的样子,把广场仔细走了一遍。

 来到僻静处后,谢强亲自测绘广场的坐标参数。

 尤其已经搭建好的主席台,谢强也专门测绘了一组坐标。

 此刻任务已然顺利完成,谢强看看时间是凌晨四点多。

 “时间还早,我们马上返回。”

 说完,谢强带着四名队员回到之前的小院,会合后,大家立刻来到江边,以最快速度返回北岸。

 谢强他们出发后,龙飞一直待在北岸没有离开。

 期间二连长孙海涛劝了两次,但龙飞还是坐在那纹丝不动。

 孙海涛没办法,只能默默陪龙飞坐着,决定等到天亮时,无论如何要劝龙飞离开这里。

 毕竟这里与鬼子就隔着一条长江,鬼子就算枪打不着,但是迫击炮、步兵炮还是可以分分钟打过来。

 好在谢强他们过江之后,并没出现什么异常动静,这也让龙飞稍稍安心。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龙飞的脚下已经布满烟头。

 眼看时间快到六点,龙飞拿起微光望远镜准备最后观察一下就离开。

 却突然看到几个黑影悄悄上岸。

 “这么快就回来了吗?”

 龙飞从这些黑影走路的形态判断,应该是谢强他们回来了。

 “孙海涛,快,到江边去接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