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手搓录取通知书2(第3页)

 10m,也就约等于是10的7次方个字节。

 一千万个字节!!!

 每个字节是类似这样的:1a、2b。由0~9、a~f组成的两位字符。

 林远要把一千万个这样的字符输入进计算机。

 如果一秒钟输入两个字节,那一分钟就是120个,一小时就是7200个。一天24小时就是172,800个。

 林远大致需要不眠不休连续输入两个月。

 不得不说。计算机世界的一片小小雪花,落在现实世界就是一座大山。

 所有这一切的起因,都在于人脑和肢体在面对以g为单位的cpu时的无力。

 ‘哎,碳基生命果然渺小!’林远只得自嘲。

 ‘但是,我是一个智慧的碳基生命。’

 ‘系统。对通知书的非重点区域进行模糊化处理,仅仅保证重要区域的分辨率。’

 一份通知书上大部分的区域都是颜色变化很小的,这些区域直接模糊处理。然后再做个逆向的锐化处理即可。

 但是对于内容比较丰富,比如:有文字的地方、有签章和印鉴的地方、有照片的地方,那就是必须要保证分辨率。

 其实,一张通知书上需要保证分辨率的区域也就是20%左右。

 林远再将图片的分辨率降到1080p,反正就是拿着这张证书去混一份家教而已,又不是去和有关部门打交道,那1080p分辨率肯定足够了。

 由于1080p整体数据量只有2k的四分之三,进而再将砍掉80%的可忽略区域。

 林远的数据手输时间缩减到了200多个小时。

 这个时间依然太长。林远恨不得有一双镭射眼,直接能把数据打进笔记本。

 为了缩减时间,林远舍弃了封面。因为每个人的录取通知书封面都是一样的,并且封面上没有太多文字,图片也并非很清晰。于是林远干脆就自己生成了一个封面,仅仅是通知书的正文部分采用系统生成。

 于是手输时间又砍掉一半,来到了100个小时。

 一周后,一张如假包换的紫金航院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终于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