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入学典礼1

 算法迭代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而林远并不需要一直在好团那里值班一样守在电脑前。
  这,就是it这行最大的魅力--wecanworkatanywhereanytime.发给甲方爸爸的软件包,搞不好是某位爷坐在马桶上写完的。诸如此类,自行脑补。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必须是一个正式的员工。外包的牛马是没有这种福利的(没有鄙视的意思,努力吧少年们)。  而林远不但是一位it大厂正式员工,还是混内部研究院的。  根据it大厂内部的鄙视链--三流的搞产品和测试,二流的写业务代码,一流的写框架造轮子。研究院里一群装逼的。  林远就是属于装逼的那一类。  他没有经历it人的各种煎熬,就一步实现了soho(居家办公)。  所以,林远在百忙之中,得以抽空参加了入学典礼。  -----------------  其实对林远来说,入学典礼已经没什么好期待的了。  从他靠着系统指引从糖城工学院一路考到紫金航校之后,他就对名校看淡了很多。不是说就不看重名校了,而是萌发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自信。  林远一直有种感觉:他和龙国最顶级的c9名校之间的距离,就差一个从小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以及有人早早给他破除自卑这个魔障,以及早早替他构建好正确的思维模式。  系统对他最大的帮助是什么。正是自信的确立,以及思维模式的重塑。  有了系统后,林远自认为自己是个挂逼了,从此天下无敌了。可是当他取得一定成果后,回头却发现,特么系统就是個工具,在读书这事上并没有体现出不可替代性。  至于思维模式的重塑,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读书明理”。  林远思维上的重塑是靠着那一次次硬啃下晦涩的知识点,是靠着晚上睡觉时脑子里还会时不时冒出来的算法理论。  当然,真正顶级的那类天才是不会受环境影响的。即便是坐在田间地头读书照样能考进清北。  可是清北里头这样的天才有多少比例,敢不敢统计下。  林远要是京师户口的话,就不仅仅是遥望c9了,他都敢剑指清北了。  因此,区区一个紫金航校的入学典礼在他心中也就失去了神圣性。  林远从心中尊崇的是开门引他进紫金航校的导师张教授,而不是紫金航校这所学校。鬼知道系统干嘛非要引导自己入学紫金航校,‘难不成还真要我以后搞航天?引领全人类未来?’  ‘可我特么撑死了才活一百年,除非让我变成不死的老怪物,否则。。。’  ‘算了,还是保持点逼格。万一系统能监听到我的想法呢。’  因为对入学典礼不期待,林远也就干脆在入学典礼前抽空先去和夏叶见了面,哪怕会因此迟到。  -----------------  林远和夏叶约在kfc见面,因为夏叶在微信上说,她已经快不记得原味鸡的味道了。  啃着鸡腿,夏叶就哭了出来。  “怎么了,”林远赶紧拿了张纸巾给她擦眼泪。  夏叶用了醒了两回鼻涕后,才继续哭哭啼啼道,“我以前怎么没觉得它这么好吃呢。”  “啊~~,挣钱真难。”  林远于是把自己那一块也推了过去,“你一起吃了吧。”  “不要,你也吃嘛。你送外卖也辛苦的。”  “我吃不下。”  “不要嘛,你也吃。”  “我真不吃。”  “你不吃的话,我也不吃。”  “好吧,那我吃。”  林远真不是和她客气,特么好团紫金分部所在的软件园区里头有一大票的互联网企业。凭着好团淞沪研究分院的胸卡,林远可以很自由地去其它互联网公司的食堂“指导工作”。  it行业嘛,武力值为王,谁叫研究院就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呢。虽然那些互联网公司的人不认识林远,但it公司从外地调拨技术专家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林远这么年轻就挂着好团研究院的胸牌,一看就是技术大神。蹭个饭怎么了,那是给你们面子。  但副作用也不是没有。  吃人嘴短,林远就得忍受在吃饭的时候听旁人咨询技术问题。可it行业的分支太多,要是ai领域他还能吹几句,换了别的领域,他就是一个helloworld的入门水平。  这就好比一个牙科医生没法去看心脑血管病一样。  所

以,为了避免穿帮。林远就借口说,“我是搞算法的,对程序不是很懂,主要搞搞数学。”这样就能吓退90%的提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