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过关(第2页)

“周shuiyi。”

张教授很努力回忆了一番,“我从来没听过这人呀。”

以林远的猜测。周氺燚这种神棍,要是名声太响,估计早就出事了。鬼知道这家伙是怎么混上教授的。

“把他的论文给我看看。”

张教授前后仔细端详了十多分钟,“我虽然离科研一线越来越远,可是ai的底层原理还是了解的,现代的ai理论也没什么实质上的新突破。但这篇论文,,,我是怎么都看不明白。

他到底是怎么把周易八卦风水和ai模型结合起来的,他连模型参数都没有定义出来嘛。你刚说的那个‘天时、地利、人和’,在他这篇论文上没有体现呀。”

林远当然知道周氺燚这家伙的论文有多坑爹,“我只是受他启发,但并没有用到他论文中的任何思想。”

“那把你的技术文档给我看下。”

张教授看了林远的文档后才释然了,“对嘛。你这才是技术资料该有的样子。别管这些参数能不能看懂,你总得先有参数才行。任何理论必须要能被转化为数学符号,否则让人怎么看嘛。”

随后他转向林远,“那这么说来,你只不过是借鉴了他关于风水的点子,但并没有用到他这篇论文里的任何学术思想。”“额,,,是的。其实这论文里也根本没什么学术思想。”

“那你早说呀,把我老头子看得心慌。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我还以为我这老头子out了。我说我怎么就咋都看不懂。”

随后师徒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在ai训练中引入风水模型参数,道理上说得通,可数学公式上不好解释。”

林远回应道,“chatgpt用到的transforr的概念,本来也挺玄乎的呀。我们也不知道,ai回答的某个问题,具体是从哪些样本数据的其中哪些特征中提取到的信息。”

“你这么说也对。现代的ai已经完全进入到了黑盒阶段。数学公式对它的约束越来越弱了。有些论文别看公式列了一大堆,可是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一句话。那些数学公式都是在为证明结果而服务,而不是用来概述ai训练过程的。”

林远深表认同,“就比如:残差网络。核心思想其实就一句话:要倾听基层的声音。”

“啥”

“下层网络不光是接收上层网络的输出,还要接收上层的上层输出。这不就是当领导的不能光听部门负责人的意见,有时候还得绕过部门负责人听听普通员工的意见嘛。”

张教授先是愣了下,随后又是一阵大笑,“你概括的很好。想不到你对残差网络还能这样去解读。虽然听起来胡闹,但是残差网络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梯度消失的问题。倒也和基层意见传递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