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问话2(第2页)

“那张录取通知书电子版呢自己飞到那台电脑里的你不觉得很牵强吗”

林远想了想,确实连他自己都觉得过于牵强。算了,他干脆也懒得装了。

“我不知道。”从场面上来看,林远料想对方手头没有确凿的监控录像。想想也是,哪家做假证的店会装着摄像头录自己。

至于通话记录。

得益于佳文影印部老板的谨慎--在挂掉小广告上的电话后,主动用另外的号码打过来的。林远只是被动接电话,在这个骚扰电话满天飞的年代,也不能作为确凿证据。

至于主动打小广告上的那个电话嘛,,,只能说,制证并非是行为犯。

林远一直没见到佳文影印部的老板来指正自己,那看来对方是成功跑路了。

所以,林远目前的情况下,嫌疑很大,可证据没法形成闭环。

即便是佳文影印部的电脑中有林远录取通知书的电子版也不行,因为林远的个人头像在网上能获取到(微信朋友圈、学信网等)。

而这其中最最主要的关键,是:动机。林远作为一个已经考上了紫金航校的人,他完全没有动机去弄张假的录取通知书。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林远当初就是干外卖干的太久,被社会暴击之下,把他的脑子也给暴击了。乍一考上研究生,跨出人生关键一步,又身怀系统。他觉得自己牛b了,他也想试一试系统的能力,于是就干出了这种中二举动。

不然怎么说--男人到死都是少年。

虽然“中二”有一大堆的坏处,但是也并非没有好处--它并不能作为法律层面的动机解释。

“你们就当是,,,一个年少无知的孩子,想显摆下自己的本事呗。”

“你承认了”

“我没有承认。我只是想说,我没有帮别人做过你说的什么制假证,即便那张录取通知书真的是我弄出来的,那能否当作是一个屌丝开的无聊玩笑呢毕竟它也没造成什么损失呀。”

张言冷笑一声,“你这是在挑战法律的权威。”

“诶,别这样嘛。我哪有那个资格,我也没有那个胆子呀。

如果你们想从我身上顺藤摸瓜,那我劝你们别浪费时间。等我老师和校领导来了,他们就能给我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