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算力系统梅克马内
第239章 算法风波4(第2页)
人和狗的思维是完全不同的,狗需要主人,人不需要主人。
人和狗的不同,常人是了解的。
可或许机器人看起来有人的特点——聪明,所以就被归属到了“人”这一类。
可是机器人和人的差别,跟狗和人差不多。不对,其实比狗和人的差别更大。
因为狗和人同属于碳基生物,可特么ai机械体根本就不能算作是生物。如果非要硬凹的话,那也只能算是硅基生物。
碳基和硅基从最底层的原理上就是不同的。
碳基以人为例,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类社会最大的问题说来说去都是围绕“人性”二字展开。
而是特么硅基压根儿就没人性这东西。
硅基更多的是工具属性。那你说两把菜刀放在一块,哪一把有人性,哪一把又没人性。
可是,林远终于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是不相通的。这是在他用算力系统检索了网络上大家对“ai管理者”的看法之后,综合得出的结论。林远对着系统给出的冰冷统计数字,他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99%的普通民众其实根本就不懂ai,他们非要把人的行为逻辑套用到ai身上。
如果非要林远从专业角度来做一个解析,那对于这种认知差别最好的解释就是举一个例子。
比如:未来某一天,某台专用于给猫狗洗澡的ai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不小心掐死了一只小猫。
林远们的逻辑,第一步先去查这个机器人的程序是否在应对给小猫洗澡的场景时,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某些参数设定上不合理。
如果第一步没查出问题的话,那就第二步去检查是否有bug。
一般通过检索日志加场景复现,总能在bug检索环节找出问题,然后修复bug就是了。
林远们不会去想:是不是这台机器人成精了。
原因很简单:只要这台机器人的代码中没有写“成精”相关的代码,那这台机器人就成不了精。
对于硅基机械体来说,就是这么简单又粗暴。因为它的设计者能看到每一行代码,只要没写成精相关的代码,机器人就成不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