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谦让
“皇上,臣妾以为,端妃姐姐自潜邸时就侍候皇上,资历深厚,劳苦功高,由她做皇贵妃,最名正言顺。”
沈眉庄也道:“熹贵妃所言有理,臣妾附议。”
看着她们两人一唱一和,冯若昭眼神微动,心思敏锐的她瞬间便理解了她们的意思,“臣妾也觉得端妃姐姐极为合适。”
而另一边的齐月宾,在甄嬛喊出她名字的那一刻,心里已经迅速盘算了起来。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上是属意甄嬛做皇贵妃的,她为什么要提自己?为了谦让,博一个宽宏大度的名头?还是邀买人心?
心思急转,她立刻明白了甄嬛的意思:她这是把自己推出来挡箭,向皇上表明她没有野心呢!
好你个甄嬛。
她抬眸,脸上重新挂上那副温婉的笑容:“皇上,臣妾身子虚弱,怕担不起皇贵妃之位啊!”
说着,她轻轻咳嗽了几声,用手帕掩住嘴角,那娇弱的模样,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甄嬛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眼神真挚:“端妃姐姐多虑了。如今太医院人才辈出,妹妹这些日子瞧着姐姐,气色愈发红润,精神头也足了许多,身子已然大好,姐姐不必过谦。”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这身子虽然有些好转,但总归是落下了病根,需要慢慢调养。皇贵妃之位干系重大,掌管着六宫上下,非得一位有能力、有担当之人来做不可。皇上,依臣妾看,惠贵妃出身高贵,家世显赫,协理六宫多年,将后宫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宫中妃嫔无不敬服,臣妾觉得惠贵妃是极为合适的人选。”
齐月宾笑里藏刀,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到沈眉庄手里。
沈眉庄不慌不忙的站起身,轻声说道:“娘娘说笑了。本宫入宫才短短几年时间,资历尚浅,见识和手段都还稚嫩,怎比得上娘娘。况且娘娘出身武将世家,家风清正,在后宫多年,又得仁宪皇太后亲自教导,言传身教之下,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管理宫务,都比本宫强过百倍。”
说罢,她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谦逊,又带着几分自信,这一番回应很是得体,用齐月宾夸奖自己的理由来夸奖齐月宾,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番话噎得齐月宾直翻白眼,心中恼怒,却又不好发作,只能暗自咬牙。
为了把自己推到皇贵妃的“宝座”,沈眉庄把雍正的奶奶都拉出来了。
雍正听闻,目光在齐月宾脸上稍作停留,随后看向甄嬛,意味深长道:“嬛嬛,你当真觉得端妃合适?”
甄嬛微微欠身,姿态愈发恭谨,她抬眸,眼神中满是诚恳与坚定,迎着雍正的目光,轻声却有力地说道:“皇上,端妃姐姐确实是皇贵妃的不二之选。姐姐自潜邸时便陪伴皇上,历经风雨,对皇上的心意那是日月可鉴。这些年在后宫,她行事稳重,待人宽厚,从无半点差错。若由她担任皇贵妃,统领六宫,定能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让皇上无后顾之忧。”
沈眉庄在一旁微微颔首,接口道:“皇上,嬛儿所言极是。端妃姐姐德才兼备,在后宫之中威望颇高,由她协理六宫,实乃后宫之福。臣妾自愧不如。”
冯若昭见此情景,也连忙说道:“皇上,臣妾也赞同。端妃姐姐的为人和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臣妾愿全力辅佐端妃姐姐,一同为后宫安稳出力。”
雍正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话,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的目光在众人之间来回扫视,脸上的神情高深莫测,让人猜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许久,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们的心意朕都明白了,此事朕还需再斟酌斟酌。”
说罢,他缓缓站起身,太监们赶忙高呼:“皇上起驾——”
众人纷纷跪地行礼,目送雍正离去。待雍正的身影消失在殿外,
殿内的气氛才稍稍缓和下来。齐月宾缓缓起身,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婉,但眼底却闪过一丝冷意。
她轻轻抚了抚衣袖,目光扫过甄嬛、沈眉庄和冯若昭:“几位妹妹今日如此抬举,真是让做姐姐的受宠若惊。”
甄嬛微微一笑,神色从容:“端妃姐姐过谦了。刚才的话,句句发自肺腑,姐姐的才德,后宫上下无人不晓,皇上对姐姐也是信任有加。”
齐月宾闻言,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我竟不知我在你们心里,是如此重要的人。”她顿了顿,转身看向安陵容,“你是真想让我做皇贵妃,还是有其他的心思?”
甄嬛上前一步,挡在她和安陵容之间,看着齐月宾笑盈盈说道:“端妃姐姐,妹妹有没有其他心思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的心思。且妹妹每句话,都是为了后宫的安稳,为了皇上能安心朝政。至于姐姐能否登临皇贵妃之位,还要看皇上圣心。只是不管谁做皇贵妃,都是皇上的英明决断,妹妹等必定遵从皇上旨意,全力辅佐。”
甄嬛的表情明媚且和煦,让人瞧不出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在她的身后,沈眉庄和安陵容虽然在喝茶,但目光也有意无意落在她们身上。
冯若昭低头搅弄着手帕,仿佛没有听见她们的谈话。
“既如此,我们且等皇上的旨意吧!”齐月宾的声音打破了这微妙的平静,她微微抬起头,脸上挂着那副温和却又带着几分疏离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