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艰难的透析(第2页)

 “好的,刘司长。”小李认真地记录下任务。

 “小王,你负责调查公司对这笔上亿元损失的财务处理方式。仔细查阅公司的账目,看看在账面上是如何记录的,有没有进行合理的减值或者核销,还是通过其他手段进行了掩盖。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刘强中继续安排任务。

 “明白,刘司长。”小王点了点头。

 “其他人也不要闲着,继续按照原计划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资金流向等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全面揭开这家公司财务造假的真相。”刘强中说道。

 第二天一早,小李便开始了紧张的调查工作。他首先来到了广西中铝公司的档案室,这里存放着公司多年来的各种文件资料。档案室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一排排高大的文件柜占据了整个房间。

 小李在档案室管理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年铝矿开采协议的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堆积如山,有厚厚的谈判记录、协议书草案、往来信件等等。小李坐在档案室的角落里,开始仔细翻阅这些文件。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小李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线索。在一份谈判记录中,详细记载了双方在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上的分歧。公司提出的岗位主要是采矿、选矿等一线工作,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而且薪酬水平较低。农民代表则希望能有一些技术培训机会,获得更稳定、收入更高的工作,比如设备维护、行政管理等岗位。

 “原来双方的差距这么大,难怪谈不拢。”小李自言自语道。

 接着,小李又发现了几封往来信件,其中一封是公司写给当地政府的,信中表示公司已经尽力满足农民的要求,但由于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提供更好的岗位和待遇。而农民代表的回信则言辞激烈,指责公司缺乏诚意,没有真正考虑他们的利益。

 “看来矛盾的激化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小李一边记录一边思考。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小李决定走访当年参与协议谈判的主要人员。他首先找到了一位曾经担任公司谈判代表的退休员工陈先生。陈先生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房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

 小李表明来意后,陈先生热情地接待了他。

 “小陈啊,当年的事儿我还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我参与了整个谈判过程,本来以为能顺利达成协议,没想到最后还是搞砸了。”陈先生回忆起往事,脸上露出一丝遗憾。

 “陈先生,您能跟我说说当时谈判的具体情况吗?为什么双方没能达成一致呢?”小李问道。

 “唉,主要还是利益诉求不一样。公司要考虑成本和效益,希望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农民们呢,他们失去了土地,就想有个稳定的生活保障。双方在岗位和薪酬上差距太大,怎么谈都谈不拢。”陈先生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公司在谈判过程中有没有做出一些让步呢?”小李继续追问。

 “有倒是有一些,但远远不够。公司提出给农民提供一些技能培训,但培训后的岗位依然不理想。而且薪酬方面,只是稍微提高了一点,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陈先生说道。

 从小陈先生家出来后,小李又走访了几位当年的参与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综合这些线索,小李对协议破裂的原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与此同时,小王也在紧张地调查公司对这笔上亿元损失的财务处理情况。他整天泡在公司的财务室里,对着一堆账本和凭证仔细研究。

 “奇怪,怎么找不到关于这笔损失的明确记录呢?”小王看着手中的账本,眉头紧锁。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小王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在一些模糊的科目中,有少量的费用分摊记录,但这些记录非常混乱,没有明确的说明和依据。而且,这些分摊的金额远远不足以覆盖实际损失。

 “很明显,公司在刻意隐瞒这笔巨额损失。”小王心想。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测,小王决定对涉及这些科目的财务人员进行询问。他首先找到了一位负责账务处理的会计小张。

 “张会计,我想了解一下,这个科目的费用分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记录这么模糊?”小王拿着账本问道。

 小张显得有些紧张,支支吾吾地说:“这个……这个是上面安排的,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上面安排的?谁安排的?你作为会计,应该对账目负责啊。”小王严肃地说道。

 小张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说出了实情:“是财务经理让我这么做的,他说不要问太多,按照他的要求记录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财务经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王追问道。

 “我……我不知道。我只是个小会计,不敢违抗命令。”小张低着头说道。

 从小张那里得到线索后,小王立刻找到了财务经理。财务经理的办公室装修豪华,但此刻他的脸色却十分难看。

 “王审计,您找我有什么事?”财务经理强装镇定地问道。

 “我想问一下,公司对铝矿开采项目的上亿元损失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在账面上看不到明确的记录?”小王直截了当地问道。

 财务经理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沉默了许久,最终叹了口气说:“王审计,这事儿我也是奉命行事。公司高层不想让这笔损失影响公司的业绩和形象,所以让我们想办法掩盖。”

 “掩盖?这是严重的财务违规行为!你们知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小王愤怒地说道。

 “我知道,但是我也没办法。如果不这么做,我可能就会丢掉工作。”财务经理无奈地说道。

 小王将财务经理的话记录下来,立刻向刘强中汇报。刘强中听了小王的汇报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看来我们的猜测是对的,公司为了掩盖这笔巨额损失,不惜进行财务造假。这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刘强中说道。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中铝广西分公司的问题愈发复杂。铝矿开采协议失败带来的巨额损失、财务造假行为以及拖欠银行贷款等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谜团。但刘强中和他的团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深知,每一个新发现都让他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强中带领团队继续抽丝剥茧,深挖背后的真相。他们不仅要查明公司财务造假的具体手段和金额,还要找出幕后的主谋和利益链条。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包括公司内部的不配合、外部的干扰等等。

 但刘强中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他们白天四处奔波调查取证,晚上则在办公室里分析数据、讨论案情。每一个线索他们都不放过,每一个疑点他们都要彻底查清。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刘强中团队终于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揭开了中铝广西分公司财务造假的真相。原来,公司高层为了追求业绩和个人利益,在铝矿开采项目失败后,指示财务部门进行财务造假,通过虚增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掩盖公司的亏损状况。同时,他们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私人账户,谋取私利。

 刘强中带着详实的证据和报告,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上级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中铝广西分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审计调查终于落下帷幕,中铝广西分公司的财务造假黑幕被彻底揭开,刘强中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逐渐被整理归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映出一片金黄。刘强中坐在办公桌前,望着窗外的街景,心中感慨万千。这次审计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是对他专业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就在刘强中沉浸在这份成就感中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清脆的铃声打破了宁静,他回过神来,伸手拿起听筒。

 “您好,这里是刘强中。”刘强中习惯性地说道。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沧桑但温和的声音:“强中啊,我是鲁北光,还记得我吗?”

 刘强中微微一愣,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位面容和蔼、气质儒雅的老者形象。那是他小学时期的美术老师鲁北光,鲁老师总是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手里拿着画笔,在黑板上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鲁老师!我当然记得您!”刘强中语气中充满了惊喜,“您怎么突然打电话过来啦?”

 鲁北光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哈哈,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都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咯。我也是刚听说,李信东是我外甥,而办他这个审计案子的人竟然是你。”

 刘强中心中微微一动,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巧合。李信东正是此次审计案件中中铝广西分公司的法人代表,涉及严重的财务造假问题。

 “原来是这样,鲁老师。这世界可真小啊。”刘强中说道。

 “是啊,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巧的事儿。”鲁北光顿了顿,接着说道,“强中,我打电话是想问你最近有没有空。咱们师生好久没见面了,我特别想念以前教过的你们那个班的学生们。你看能不能抽出点时间,咱们聚一聚?也算是给老师我一个面子。”

 刘强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一方面,他对鲁老师充满了深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小学时期,鲁老师不仅教会了他绘画的技巧,更培养了他对美的感知和追求。那些在美术教室里度过的时光,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另一方面,李信东的案子刚刚审结,虽然已经依法处理,但这个敏感的时刻,与鲁老师见面,尤其是鲁老师还是李信东的舅舅,让他有些顾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鲁老师,我真的特别想跟您聚聚,我也一直很想念您。”刘强中斟酌着言辞,“只是李信东这个案子刚刚审结,现在情况比较敏感……”

 “强中,老师理解你的难处。”鲁北光打断了刘强中,“老师绝对没有要干涉你工作的意思。我知道你是个坚持原则的好孩子,在工作上肯定不会有丝毫马虎。我就是单纯地想和你叙叙旧,聊聊过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