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生产力-农具发展(第2页)

 【因此,发展到后来,耦犁等较为好用、但是需要畜力的工具,以及代田法等要求田地面积的耕种方法,都更适合地主豪强。】

 【他们本身拥有更多的田地和财富,能够负担得起畜力和铁农具,有充足的人手,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接着,他们可以用这些财富获得更多的土地、人口、耕种工具、牲畜……】

 【最终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从这个角度上讲,地主豪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顺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

 “耕牛,要是咱家能够有一头耕牛,那日子不知道能好过多少。”东汉时期,一名农妇对自己的家人道,语气中充满了向往和幻想。

 她家属于是那上面说的典型的五口之家,她和丈夫眼下育有两个孩子,目前看起来是站住了,不用担心什么时候突然夭折,上面还有一个婆婆,公公前些年过世。

 听到妇人的话,家中几人也没有什么嘲笑的意思,毕竟她说的内容,又何尝不是他们日日的幻想?

 要是家里面能够有一头耕牛啊……

 别的不说,牛在翻地这方面可比人好使、做的也比人好,到时候他们就能够种出来更多的粮食,多卖些钱,年底或许能够多一点点结余,即使没有结余,日子也能够稍稍宽裕一些,家里的人也能够稍稍吃饱那么一点。

 再者,有了牛在地里面耕种,那家里的人就能腾出一些空闲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编一些草席鞋子,做一些手工品,然后拿到城里面去卖钱,也是一个进项。

 他们勤快一点,多攒些钱,说不得还能给家里面再买上几亩的地呢,这可是让子孙长长久久的根本。

 但是,这要有一头耕牛;而他们家再怎么样,也拿不出来买耕牛的钱。

 是以,上面说的那些耕种方法、铁农具,对他们而言同样过于遥远。

 -

 秦朝。

 嬴政等人深知农具对农人、对整个大秦的重要性。

 便有人眼疾手快想要去“历代”之中发消息,询问后世人他们在农具方面究竟有什么样的进步。

 而比他们速度更快的,是那些一向不怎么敢在“历代”中发消息的农人。

 虽然依旧是隐藏姓名。

 [某朝-甲地-甲:你们的农具具体是怎么样的?]

 这人当然不是对这个耦犁毫无了解,刚刚这个画面的声音不仅讲述了耦犁,也配上了好几张耦犁的图样,算是一个基本的介绍。

 但是这个基本的介绍还不够,对于大部分农人而言,虽然也不是不能根据这么一些信息尝试制作耦犁,可要是能够有更详细的描述,谁会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