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何无忌(第2页)

 而且,刘裕不仅会回来,还是会在“平定南燕”之后回来——就没有可能是没能获胜,最后不得不回国?或者说,双方打了个平手,刘裕可能略占上风或者略略下风,然后选择先行回国?

 反正不管他怎么回来的,都不妨碍他镇压卢循和徐道覆。

 但是,徐道覆还真的是觉得,刘裕会成功平定南燕,并且能够归来,然后在归来后还能即刻开始处理自己和卢循的事情……

 这也算是对刘裕的能力的相当信任了。

 刘邦不由感叹。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南燕到底是什么情况,但这个名头一听就好歹算是个国家,且不是那种已经彻彻底底风雨飘摇、稍稍碰一下就能散架的国家——

 要是这样的国家,那东晋之前总也会有人想要试一试。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裕领兵出征,东晋朝中是什么看法不清楚,但是与其为敌的徐道覆却真心实意地觉得,刘裕迟早会获得胜利然后带领大军凯旋。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刘裕的个人能力、麾下的兵力确实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线上。

 想来过不了太久,刘裕就该成功登基了。

 【卢循那边一路向北,徐道覆这边也同样。】

 【在徐道覆陆陆续续攻占了不少城池之后,他遇到了江荆都督何无忌,此人正是那句“何、刘二人”中的“何”。】

 【何无忌,刘牢之的外甥,元兴三年的时候,与刘裕等人共同击败了桓玄,并扫荡完了桓氏的势力,其后成为江州刺史,并受封安成公。】

 【何无忌算是一员猛将,但他却不是一个沉稳性格,有时候还颇有些冲动轻率。】

 【在此时准备对阵徐道覆的时候,何无忌的这个性格再度体现了出来。】

 【和很多失败的将领一样,何无忌身边也有不少人向他进谏。】

 【比如,他的长史邓潜之这么劝说他:“如今大晋的安危在此一举,卢循和徐道覆两人气势汹汹,士卒和舰船都很多,我们不可轻敌。不如我们先驻扎在南塘,坚守城池,想来那两人也不敢不管我们直接向东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