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脱离实际(第2页)
所以,“多重因素”,除了皇帝的压制、尝试推行其他的出仕制度之外,还有什么?
难道有皇帝竟然选择了直接杀人?
那这种皇帝怎么可能坐稳皇位?!
【杨广就是比较脱离实际的一个皇帝,他的认知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可能他并不觉得百姓有多重要,也可能他觉得死去的百姓只占天下人口的一小部分、并不会影响大局,可能他知道百姓死伤很多但是依旧觉得这没有什么,也可能他知道这会引发民变但是他自觉这影响不了隋朝……】
【可能有人会疑惑:这才第二个皇帝,怎么就能这么脱离实际呢?其他大一统朝代的二代皇帝大体上还可以啊。】
【没错,很多大一统王朝如果正常传承的话,二代皇帝基本上也还是能够顾及到民生问题的。但是杨广没有,这大约还是与他的出身情况有关。】
【作为杨坚的儿子,杨广出生的那一年,杨坚就已经继承了随国公爵位,所以杨广本身是没有什么民间体验的,他打从出生就是高门公子,什么民生疾苦,和他有什么关系?】
【等到他十三岁的时候,杨坚就称帝了,杨广变成了晋王,更上一层楼——而且,鉴于他的年龄,他也没有太多参与父亲杨坚前期的政治活动、夺位过程,参与这些事情的是杨勇。】
【及至后来,虽然杨广受命主持灭亡陈朝的战争,但是他也只是一个挂名元帅,真正干活的是朝中的官员,指挥决断的也是隋朝大臣。】
【后来呢,杨广长期镇守江南地区,这个“自古繁华”之地,在隋朝时期就已经颇为繁盛,杨广又是这里地位最高之人、还远离京城,自然也是富贵尊荣无与伦比。】
【而在夺位和登基之后,杨广也没有任何“体察民情”的时候,他依旧秉持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认知——虽然不知道他的认知究竟是什么样,但绝对是悬浮的。】
【这种脱离实际表现在实际操作中时,就是他的各种极度压榨民力的政令。】
【说实在的,杨广可能甚至不是很清楚政令发布之后,下层乃至基层官吏执行政令的过程——也就是他“脱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