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特殊人物

嬴政在舆图上比划了一下河北和山东这两块地区——在这画面中时不时出现一次地理示意之后,他就召人将这个与大秦的舆图并不完全相同的舆图画了下来。

 隋朝时期,这两块区域究竟叫做什么、有什么郡县,嬴政并不清楚;但拜这画面上的舆图所赐,他大致能够勾勒出来这些“起义”人士的所处地区。

 迄今为止,从最开始的王薄,到后面的孙安祖等人,不是在“山东”,就是在“河北”,而且一个个都搞得声势浩大,动辄数万人——这两块儿地方,到底是单纯的因为隋朝在这两地压迫过重,还是说,这两块地方本来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别的不说,之前提到过的大规模洪涝,发生地区好像是山东与河南。

 虽然孙安祖的故事中,也提到了当地灾荒频发,但是……

 以及,嬴政在这几个起义故事中,深深记住了一个人,不是王薄,而是——窦建德。

 这个窦建德,高士达的简略介绍中有他,高士达后来与他合兵;孙安祖的整个起义过程,从不知所措、走投无路,到思索对策,再到下定决心,乃至于召集人手,统统都有他。

 高士达也就罢了,孙安祖这件事,如果没有窦建德收留他,又为他出谋划策,那孙安祖还真的未必能够走到起义这一步;

 即使孙安祖最终还是走了这条路,那也会比现在耗费更长的时间,毕竟不论是分析局势、还是寻找落脚点、还是规划大致的发展路线,乃至与下定决心,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更不要说,这孙安祖最初拥有的几百人,还都是这个窦建德给他找来的!

 如果让孙安祖自己找人,他能够找来这么多人吗?如果没有这么多人,他能够有后来的发展吗?

 而且,嬴政还记得一件事——孙安祖之所以在杀掉县令之后去找窦建德,不是因为他与窦建德相识或者是朋友,而是因为窦建德在当地颇有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