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唐僖宗

“总算结束了啊,”刘邦感慨道,“这一场起义,虽然看起来时间不长,但是唐朝的种种问题也在此展示了个彻彻底底。”

 桂林戍卒起义,或者说庞勋起义,总体持续时间是一年零两个月,算起来确实不算很长。比起那些动辄持续数年、十数年的起义,这一场起义可以说是非常短暂了。

 但是要刘邦来看,这一场不过一年的起义,给唐朝带来的影响,并不一定就比那些十数年的起义少多少。

 ——而其中展露出来的唐朝朝廷的各种问题和弱点,也相当具有启发意义,对之后起义活动而言。

 首先,这一场起义本来就只不过是八百人想要回乡而已,而已!

 结果,最终却迅速膨胀成了数十万兵力之间的对抗,还导致了十多万的死亡,并且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财产方面的损失——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聪明人有所判断了。

 本来,一个并不怎么重要、影响力也并不应该这样大的事件,却愣是被变成了这种地动山摇一般的大巨变……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一个正常的朝廷,不可能让这种小事演变到这样不可挽回的地步;一个还尚有明眼人,或者说,明眼人还能掌握主导权的朝廷,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自身实力还算可以,至少具有一定的基础的掌控力的朝廷,同样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即便朝中的明眼人不是很多,也并不能占据主导权,但只要朝廷自身的实力还足够,那么也还是能够挽回一二。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个正常的天下,正常的朝廷,都不会有这什么“镇压了桂林戍卒起义”的功劳——因为,这种起义根本就不会发生。

 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情,却发展成了这样……

 更不要说,这一次起义,唐朝还硬是动用了十几万的军队,才堪堪平定。

 这种朝廷军队的战斗能力,军事部署水平……

 哪一个心里面有点想法的人,看了没有点新的想法?就是心里面本来没什么想法的人,看了之后,心里面都得新生出来许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