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成为焦点的克兰芝水坝(第3页)

 作为最早一批成功渡过柔佛海峡的装甲力量,第1团派出的两个装甲连虽然装备的是装甲较薄、火力相对不足的Lvt-1型轻型两栖坦克,却要承担最为关键、也是最危险的先锋突击任务。

 战局之初,必须以最快速度拿下西北水系与通信节点,才能为后续大兵团主攻打开缺口。

 团长童俣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但他也清楚,有时候战争就是拼速度、赌胆略。

 兵贵神速嘛。

 “0702收到,我车将紧跟0701行进。”

 编号0702的坦克中,车长李志强按下无线电送话键,沉声回应。

 话音未落,四辆Lvt-A1先后掉转车头,铁质车身擦过椰树干,车体在黄泥路上颠簸跳跃,一路朝着西南方向疾驰。

 车内闷热如灶,机枪手、装填手、驾驶员各自默默调整姿势,检查武器与弹药,等待进入战场的那一刻。

 狮城被誉为“东方直布罗陀”,其防御体系由约翰殖民者精心构建,自然不是徒有虚名。

 整座城市主要包括沿海的炮台、地下指挥中心和坚固的防御工事。

 这些约翰人建造的?防御设施基本没遭受任何破坏,就在鬼子占领后被重新利用(图,注意炮台朝向),成为了鬼子防御的核心。

 而克兰芝水坝(图)位于新加坡西北部,原本是约翰人建设的重要水利设施,连接柔佛海峡和星洲岛。

 最重要的是,这里控制着狮城的淡水供应。(现代星洲的淡水也是马来半岛供应的,不过相比二战新建了很多蓄水池和水坝)

 彼时约翰守军对其竟未设置足够防御,致使鬼子以微小代价便占领了水坝,一举扼住了整座城市的命脉。

 约翰军的懈怠,成了鬼子攻城的捷径。

 缺少淡水导致守军士气大减,最终轻易的开城投降。

 土肥原贤二自然不是个废物,相当了解这里重要性的他将整座水库改造成了“微型要塞”,部署了火炮、机枪巢、地雷和爆破陷阱等防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