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典妻》(第3页)




    许家阿公、阿婆又不喜家里多出一张吃饭的嘴,在许家大妇为那老赖生下孩子后,许家也没有接她回去。



    那老赖也不想多养一张嘴,又因为自己孩子刚出生,又心疼典妻时十斗栗。



    便瞒着许家,将许家大妇以八斗栗典给了一个臭老鳏。



    臭老鳏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生不出孩子,还是什么原因,见许家大妇迟迟怀不上他的孩子。



    老鳏又想到前面的婆子也没有给他生下孩子,不想让人知道他的问题,又偷偷瞒着上家将许家大妇典卖。



    就这样一道道的磨难,一次次典卖,跟着新主的一次次逃荒……



    等许家大郎归来故里,站在昔日妻子送别他上工的地头,苦苦等待,却早已寻不到发妻……



    《典妻》一幕就此落幕。



    戏曲的最后,只留下故里的地方,可许家大郎再没有找到他的妻子……



    即便如今的许破,因第二次出征蛮跤,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荣升一品大将军,赐将军府,荣耀无数,结果也一样没有改变。



    他从遇到林之念,到跟着林之念走出坎沟县,两人一个找弟弟、一个找他妻子。



    林之念答应为他找人,茫茫人海、不惜一切代价的找,用与林之念找她弟弟同等规模的投入去找。



    而他为林之念卖命,林之念托举他高升,他亦在最初发下毒誓永不背弃!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



    林之念依然践行她的承诺。



    许破每隔两日送来的问候文涵里,最后一句也是问‘她可有消息’。



    这幕戏曲,在酒楼戏院唱,在乡间地头唱,也在走街串巷的杂耍、逗乐的游人间唱。



    它更有自己被人津津乐唱,传播很广的小调。



    可有什么用。



    戏曲里不会留下真名,否则各地涌现的人就能踏破林家门槛。



    戏曲里的地名也没用,一个典出没有户籍的人,又是一位妇人,寸步难行。



    所以这幕戏和《四郎》一样,收获甚微。



    后续需要巨大的投入跟上,才能有一星半点的消息。



    可不管如何,十多年过去了,依旧在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