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祭咱朱家英魂!(第2页)

 民众纷纷自发地为皇族披上白绫。

 满城尽是素服。

 此时。

 在历史公会中,朱由检也发送了一条简短汇报:“祖爷爷,我朱家今番终不负百姓……”

 说完。

 朱由检便关上了历史公会。

 即刻披挂出征。

 出发时,他也不拘泥于帝王的排场。

 让精挑的禁卫军和朝中重臣,武阉,全部换上素衣白甲后。

 毅然踏上前往杏山的征途。

 可也就在他准备出关之时,沿途的百姓却拦住了他。

 此时顺天府的族老们,手持象征尊荣的鸠杖,自发地站在了门外。

 明制中,年过八十的长者会被授予爵位,赐予鸠杖。

 见官不必行礼。

 此时。

 这些鸠杖代表了他们。

 也代表了整个京师百姓的心声。

 “陛下,关外建奴侵扰,您身为天子,岂能轻易涉险?”十几位年迈的族老,眼中含泪,拦住了朱由检的车驾,劝道。

 朱由检停下了马,目光呆滞地看着他们,缓缓说道:“太子还在辽西,不管生死,我都要找到他。”

 “但陛下,陕甘闯军……”

 族老们担忧地提醒道。

 “京师就给他李自成吧!”

 说完之后,朱由检不再理会任何劝阻。

 决然走出了东直门。

 东直门外。

 雪花如飘零的柳絮,纷纷扬扬地自铅灰色的天空中洒落,覆盖了整个大地。

 出征的号角在寒风中呜咽。

 似乎连天公也在,为即将踏上征途的士兵们哀悼。

 看着寒雪,一脸害怕的内阁首辅温体仁。

 强做哭腔,不死心的斗胆向前,劝道:“

陛下,边关严寒,我们这些老臣体力不支,难以承受长途跋涉,就算到了杏山,大家都会因劳累倒下的。”

 听到此话。

 朱由检静静看着温体仁,沉默了一会。

 才带着一丝疑惑问道:“温阁老,今年多大年纪?”

 温体仁怔了一下,恭敬回答:“臣已过五十岁。”

 “那你可知,秦叔祖出关时几岁?”

 此话一出。

 那些原本想以年长为由推脱的老臣们。

 顿时哑口无言。

 大明皇室宗亲年过七旬仍旧坚守前线。

 作为臣子。

 他们哪里还有这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