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你是在教咱做事?(第3页)

 实际上。

 却是直属中书省的衙门。

 在宰相被罢免、中书省被废除的当下。

 宝钞提举司几乎成了一个放任自流的机构。

 不久。

 张宁便到达了宝钞提举司。

 他刚踏入衙门,便看到几名工匠模样的人在院子里翻找着什么。

 张宁看着几人,严肃的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在干什么?”

 听到这话。

 几名工匠当即打了一个颤,然后转过头来。

 当他们看清张宁身上的官服后。

 才回想起。

 有新提举上任这一事。

 反应过来后,几人当即跪跪倒在地,连声求饶道:“卑职罪该万死,求大人宽恕!”

 张宁眉头紧锁,慢慢走到他们面前,不解地问道。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那些工匠们面面相觑。

 带着恐惧,从怀中掏出了几块雕版。

 “大人,金陵米贵!”

 “我们也是生活所迫,才私下接了些活计!”

 “帮书铺印些书籍以补贴家用。”

 张宁追问道:“什么书?”

 “大人,自然都是些圣贤之书!”

 张宁当场愣住。

 这是什么敬业精神?

 守着大明的印钞机,却只敢印些书籍来补贴家用。

 而且印的还是圣贤之书?

 听到这里。

 张宁不禁一笑道:“这些人可真是暴殄天物啊!”

 但他也知道。

 朱元璋并非易与之辈。

 每一张宝钞的印制,都必须经过户部、提举司以及内官的严格审核和核对后,才能正式入库并生效。

 私自印刷几张或许可行。

 但问题在于。

 大明宝钞只有一贯,和一至五百文,六种面额。

 而且这些宝钞主要用于大额交易。

 普通小商小贩并不认可宝钞。

 无论如何。

 宝钞也比不上铜钱来得实惠和有保障。

 铜钱沉甸甸的。

 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与其冒险每天偷偷印刷一两张宝钞。

 他们还不如更稳妥的印些书。

 “算了!”

 “你们继续忙你们的!”

 张宁既无奈又觉得好笑,挥了挥手。

 可提举司众人听了,却是一脸惊讶,“大,大人,您刚说什么?”

 张宁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让你们继续干活!”

 “你们印书就印书,别动用我的官墨就行。”

 一众工匠们听此

频频点头。

 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难道大人,您....”

 “不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