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就连陛下也不能坏了规矩(第2页)

 就算拼上性命,她也会去做的。

 .....

 傍晚时分。

 在众多百姓注视下。

 谢夫人带着谢掌柜的尸体,毅然走到了承天门外。

 毫不犹豫敲响了那象征着正义的登闻鼓。

 隆隆鼓声登时在紫禁城中回荡。

 乾清宫中。

 好不容易闲下心看书的朱元璋,当即皱起了眉头。

 随后放下手上的书,大步向奉天门走去。

 登闻鼓在宋朝起,就是为老百姓所设的伸冤通道。

 老百姓有什么冤屈。

 只要击响此鼓,便能直接面见天子伸冤。

 “你是谁?”

 朱元璋看着拱门下穿着丧服的谢夫人,高声问道:“又是为了何事击鼓?”

 谢夫人高举手中的状纸,看着朱元璋哭诉道:“民妇状告宝钞提举司提举张宁,放贷害民,逼死了我家夫婿后,还要逼民妇还债!”

 “还望陛下为民妇伸冤,为金陵的百姓主持公道!”

 听到张宁二字。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严峻。

 这时,齐泰也急忙上前,在他面前高声奏道:“陛下!张宁这是要仿效前宋奸相王安石啊!其害民之举已铁证如山!”

 “为了民心,还望陛下立即严惩张宁!”

 朱元璋皱了皱眉缓缓,沉声令道:“蒋瓛,给我找张宁来!”

 “遵命!”

 不一会儿。

 张宁就被带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指着谢夫人,冷声问道:“张宁,你可认识这位妇人?”

 张宁微微点头,回道:“认识,臣今日才见过她。”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的说道:“那她的夫婿当真如她所说,是你们宝钞提举司逼死的?”

 张宁沉吟了一会后,冷声回道:“要是陛下觉得他们借了我钱,然后自己自缢也算是被我们逼的话,您也是可以这么认为的!”

 此话一出。

 在场所有人顿时面面相觑。

 借钱给对方,对方自缢死了。

 算是逼死对方?

 那世界上还有谁会愿意借钱出去?

 朱元璋听到这话,似乎大概明白了其中意思。

 但登闻鼓一响。

 满城百姓几乎都跑来了。

 要是今天没有给个交代,怕是会激起民怨。

 于是他目光锐利地盯着张宁,道:“但你也不能在人家夫婿刚死,就去逼债吧?”

 “如今谢家已经没了顶梁柱,就剩孤儿寡母的,怎么可能还得起你这钱。”

 “你们宝钞提举司这么多银子,就不能把钱给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