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朱由检:请先生救救大明(第2页)

 路边甚至还有许多冻死发臭的尸骸。

 尽管朱由检之前采纳了张宁的建议,成功稳定了大明的局势,收集了大量粮食。

 也平息了边塞战火。

 但不可否认的是。

 如今这个朝代终究是末朝。

 天灾和瘟疫仍肆虐不断。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完的。

 “看来这烂摊子可不简单啊!”

 看着眼前的一切,张宁似有所悟的说道:“也怪不得这老朱会把我传送到这里!”

 辽东的胜利。

 西北的胜利。

 这些不过是帝王将相们炫耀的功绩。

 与那些路边冻死骨毫无关联。

 无论辽东是胜是败。

 百姓都是苦的!

 .....

 两天后。

 张宁一行人终于到达了,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

 而当张宁跨过山海关那一刻。

 他才发觉。

 自己刚才所想的错了。

 他原以为关内百姓所遭受的苦,已是够惨的了。

 但万万没想到。

 关外的境况比关内还惨!

 在关内。

 他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达官贵人施舍粥水,让灾民们勉强维持活命。

 那关外呢?

 他们要是不能逃回关内。

 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亡!

 待马车到达杏山脚下后。

 张宁从马车上缓缓走了下来



 他看了一眼沿路的灾民,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朱由检,开口道:“陛下,若是我没猜错,你应该没少给这些灾民施粮吧?”

 朱由检听到这话,当即一愣。

 随后拱手回道:“先生,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张宁淡淡的说道:“天气寒冷,关外离关内路程遥远,这些灾民从关外走到关内,还能活命这么多的!自然是少不了粮食补充的!”

 “而天下人如此大善心的!”

 “也就只有陛下您了!”

 朱由检听着张宁的分析,眼中闪烁出了光芒。

 他没想到。

 张宁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就猜出了其中的大概。

 崇祯朝如今的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分配那么简单了。

 随着小冰河期的影响日益加剧,资源越发的匮乏。

 这时候就算再怎么公平分配。

 其实仍会有人挨饿的。

 而此时朝廷分发的军粮,都是一些存放已久的陈粮。

 边疆的士兵们每日食用的都是带有霉味的粮食。

 这些难民又能指望分到些什么呢?

 朱由检愣了一会后,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您生于洪武盛世,或许未曾见过这般景象,但一些地方,比先生如今所看到还要悲惨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