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她承认了(第2页)
确实,舒蝶今年二十二岁。
而安岚是1940年生人,她20岁的时候就回国开始计算机研发,不到两年就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计算机,甚至据说对后来的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都有着不小的助力。
舒蝶的成就确实在同龄人里算拔尖的,但跟安岚一比还差的远呢。
况且她还要靠爹,安岚可是单枪匹马靠自己闯出来的如今的地位成就。
又客套寒暄了几句,话题终于进入正轨。
安岚询问道:“舒适集团真的要给我的研究所投资吗一般这种投资回本的时间都很长,可能是以数十年计,而且也有很大概率竹篮打水一场空,你们真的愿意”
舒蝶颇有距离感的矜持浅笑,“您客气了,我爸虽然是商人,但过去也是在边疆当过兵的,甚至退伍转业回来之后还进工厂上了十多年的班。
“后来虽然回家族企业打拼也算小有成就,但他一直是个心系祖国的爱国商人,经常看到新闻里解散的科研项目扼腕叹息。
“所以现在他才决定对您的机构进行资助,而且不止您的机构,包括戈壁沙漠的治理绿化,以及瓜果蔬菜的培育等等,只要是利国利民的科研项目,而且国家允许,我们舒适集团都会进行适当的投资。
“我们不求回报,只为了人民能过的更好。”
“这样啊舒总真是位爱国企业家。”安岚看上去颇为感动。而庄晓坐一边差点儿没笑出声。
也许舒叔叔确实有爱国情怀,但还没到完全不求回报那地步。
况且所谓投资.实际上是舒蝶求着她爸搞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庄晓今天能见到安岚。
刚才那些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来的路上舒蝶可还一直拿着手机记事本背诵呢。
甚至还是庄晓亲自给她写的词儿!
而舒蝶居然能面不改色的背出来,甚至还有点儿小声情并茂
果然,演技最差的都去了娱乐圈。
毕竟演戏能ng,而其他圈子没有ng。
安岚感慨完,又好言相劝,“不过我还是想劝贵公司再好好想想。”
舒蝶一愣,这跟她预想结果不太一样。
于是她问道:“莫非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如果是国家有限制的话我们也愿意遵从。”
“这倒没有,这个项目是我用个人资金拉起来的。”安岚微笑着解释了一句,接着道:“其实是我个人原因,我知道贵公司想投资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但说来也不怕你们笑话,其实再过不久我就要卸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