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急行军(第3页)

朱予焕这才接着说道:“官府出资制造农具,虽然租金便宜低廉,但数量太少,无法惠及全部百姓,所以我请皇祖母准许将图纸拿出,公之于众。如此一来,家中富裕的百姓、或者乡里一同凑钱,皆可向各地农官索要图纸,自造农具,农具可以自行使用,也可以租借农具给同乡同村,自造农具必须去官府登记编号,若没有编号,直接收归公有,各处掾吏都需要派人核实查验。”

她认真地说道:“至于水力农具,如水磨、水锯等,一样可以用于农务,招揽这些流民,给银补贴,以工代赈,给他们立身的银钱底气,如此才不会故态复萌。”

要是简单的赈灾给粮就能解决问题,那历史上大概有不少起义都不会发生,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远远不够。

王强听完朱予焕的话,许久之后才回过神,这次是真的对这位长公主心服口服,他恭敬道:“殿下所言极是。”

身为御史,王强擅长的是寻人短处,一旦涉及官员政务,他比谁都要挑剔,因为言辞犀利也得罪过不少人。但如今面对这位本应高高在上、不识人间疾苦的顺德长公主,王强却不得不佩服她为百姓设身处地着想。

刘永诚察觉到王强心有所感,和朱予焕对视一眼,又安排其余人轮换休整,明日继续行军。

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朱予焕这才回营休息,徐恭护送着朱予焕回营,正打算退下去安排其他人轮值,朱予焕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自己,道:“你叫他们进来吩咐就是,我也在一旁听听。”

徐恭闻言应了一声,这才继续安排,只是总能察觉到朱予焕的目光就在自己身后,正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

徐恭出身并不算高,家中父母早逝,他一直依附在叔父家艰难长大,寄人篱下,少不了被长辈责骂,是塞哈智追随太宗出征的时候从当地征调进入锦衣卫,这才在京城成家立业。

正因如此,徐恭视塞哈智为自己的师长,在塞哈智让他一定要好好保护公主的时候也未有丝毫犹豫。只是他心中确实有些疑惑,塞哈智为什么如此看重顺德长公主的安全。直到和朱予焕两次巡边,又度为道士,徐恭心中才隐隐有了一个答案,而刚才朱予焕的安排更是印证了徐恭心中的猜测。

能提前为这些百姓做好打算,顺德公主是心中有道,这道不是简单的道法,而是爱国爱民之道,无怪乎塞哈智这般欣赏和爱护顺德长公主。

不过也正因为这份仁爱,顺德长公主才需要护卫。

见他安顿完毕,其他人各自退下,朱予焕留下徐恭,这才开口问道:“指挥使刘勉如何了?”

徐恭没想到朱予焕会问起这个,虽有困惑,但还是如实答道:“刘指挥使一心为国,尽职尽责。”

朱予焕冷笑一声,道:“好一个尽职尽责,缘何彰德之事拖延到如今不可收拾的地步,才传达天听?”

徐恭本就是客套几句,没想到朱予焕忽然变了脸色,犹豫片刻,这才道:“这次刘指挥使确实有失职之责,不过当地官府官吏和御史也有责任。”

倒不是他要为刘勉开脱,只是这件事确实不全是刘勉的问题,他本人内心大概也十分惶恐,撤职都算是轻罚,要是陛下再追究其他罪责,只怕刘勉吃不了兜着走。徐恭和他年龄相仿,虽然升迁速度不比刘勉,但还是十分同情这位长官,所以才开口浅浅维护几句。

朱予焕微微挑眉,这才道:“这次张普祥起事,虽然危害不比永乐年间的白莲教,但新帝刚刚登基就发生这样的事情,指挥使难辞其咎,恐怕罢免都是从轻处理。”

徐恭也明白这一点,道:“殿下说的是。”

朱予焕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道:“之后指挥使位置空悬,你可有意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