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旧相识(第2页)

朱予焕微微一笑,道:“我记得先前你和我提到过,脱欢有个儿子,名字是叫做也先?”

脱脱孛罗微微颔首,道:“是。”

朱予焕垂下眼思索片刻,道:“这世上同名同姓的人不在少数。”

脱脱孛罗也知道鞑靼内部到处都是同名同姓的人,三两步就有叫脱脱或是也先的,便道:“这个也先倒是有一点不同。”

朱予焕听他这么,有些好奇地问道:“有什么不同?”

脱脱孛罗爽朗一笑,道:“臣也是这次在边境上偶然听人起的,听这也先的母亲是咱们大明的人,被掳到瓦剌后,和脱欢生下了也先。”e

朱予焕哦了一声,反问道:“这么,也先的母亲是个汉人?”

“臣是道听途,也先的母亲叫敏答失力,放在部族里要尊称一句‘阿哈’,是夫人。她要真是大明的人,大概也早就忘了自己的名字了。”

朱予焕听到这里已经心中有底,只是笑了笑,道:“这倒是有些意思,听鞑靼十分重视血统,也先怎么会让人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个汉人呢?”

“臣想也是这样,大概是有些部族的首领不服也先,所以故意编造这样的流言。”

徐望之倒是不以为意,道:“不定也先是看到你们招揽鞑靼,又驱逐阿岱,心有戚戚,所以故意以此向你们示好。”

脱脱孛罗对此不置可否,道:“能够安稳继承脱欢的地位,这个也先恐怕也不简单。谁知道也先打着什么心思,料定他看到我们驱赶鞑靼,短时间内也不敢随意南下。”

“这倒是……”

朱予焕闻言却是在心底苦笑一声,也先不仅敢南下,未来还能抓皇帝呢。

她想到那封来自瓦剌的信,落款确实是敏答失力,也提及自己曾是明人,希望能够拉近顺德长公主和她的关系,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明朝能够加强和瓦剌的互市贸易。

离了脱脱孛罗府上,朱予焕将徐望之送回家中,这才返回公主府。

她明日还打算见周盈盈一面,来回出入宫闱实在是麻烦,不如直接在公主府休憩。

“殿下这是……?”

朱予焕坐在书房内,一如既往在纸上描摹着边境的曲线,又根据黄金凤的信简要修改,边境的曲线总体已经和当初在朱棣殿内见过的那幅粗略的舆图大不相同。

虽然那幅图未必准确,但边境的回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于边境重镇、乃至京师的压力都不算。边境一旦回缩,再想要打出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安安稳稳地过了这么多年,想要找几个能够肩挑将领职责的人确实不大容易,加之早期跟随朱棣一起靖难的勋贵们大都已经去世,剩下的也不过是矮子堆里拔将军,将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而光是实战这一项就已经将大部分人筛除,总不能培养几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去打仗吧?

也无怪有的朝代会出现重文轻武或以文代武的情况。

“殿下不如歇歇?”

朱予焕回神,接过韩桂兰递来的茶抿了一口,道:“常德长公主的婚事定下了薛桓?”

“是,老娘娘皇爷马上便要降旨命薛桓入国子监读书了。”

朱予焕望着桌案上的烛台,半开玩笑道:“也多亏了孙太后,否则桐桐还没那么容易‘逃过一劫’。”

孙太后得知朱友桐没有出嫁的意思,便顺水推舟向朱祁镇提议暂时不要让朱友桐出嫁,留在宫中多多孝顺太皇太后和慈惠皇太后。

虽然孙太后不知道朱瞻基的心思,但却本能地选择了和朱瞻基一样的举动,也就是在重视血缘的社会环境下,让胡善祥、朱予焕、朱友桐母女三人成为了孤家寡人。

如此一来反倒是遂了朱友桐的愿,只怕做梦都是咧嘴笑着的。

韩桂兰心中倒是也为朱友桐松了一口气,只不过她是怕朱友桐年纪太,若是遇到个不成器的驸马,就算有母亲和姐姐撑腰,以后只怕是要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