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廷议时(第2页)

有了第一个出头鸟,众人也纷纷附和起来,支持起了何文渊且耕且战的想法,毕竟他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还免去了大规模打仗的风险。

不过他们也未曾昏了头,将朱瞻基当初弃交趾的事情拿来举例,否则以朱祁镇的性格,今日的事情恐怕是不能善终了。

杨溥见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样子,又看朱予焕八风不动,只垂首沉默,仿佛没有看到眼前的争端一般。

顺德长公主入内比他们更早,大概是早就听过了张辅刚才的话,更重要的是清楚皇帝的态度,在她开口之前,自己还是保持沉默为好。

身为首辅的杨士奇见大部分人都主张耕战的观点,也知道自己这个首辅不能推卸责任,必须及时反馈这些大臣们的意见,也必须给朱祁镇提供内阁的意见。

他这才开口道:“老臣以为此法可行,正统三年时,边军不过稍加征讨,思任法便主动来贡求和。如今不过两三年过去,即便麓川一直休养生息,也无法供给军队与我军持久作战,又何必为了它而大动干戈,劳民伤财,只待一两年,官军反击,思任法必然会入京朝贡。”

朱祁镇本就是天然的主战派,见了沐昂的奏本、又听了张辅的意见,已经认定这场仗不得不打,如今见到这群官员们都支持所谓的“耕战”,已经十分恼怒。

思任法已经出尔反尔一次,算是将朱祁镇耍了一通,现在还要他等着思任法再耍自己一次,朱祁镇怎么可能同意?

尽管朱祁镇不了解朱予焕,但朱予焕却是相当了解朱祁镇,赶在朱祁镇开口前,朱予焕已经道:“正因为麓川为边陲蛮荒之地,不擅耕织,国家上下皆兵,随时随地都能侵扰我大明西南边陲,骚扰云南广西一带,才更需要出兵,如此才能树立我国在西南一带的威严。若真如尔等所说,畏战至此,今日是麓川,明日便是安南,后日是缅甸,木邦、车里、八百,哪个不是狼子野心?云南广西的土官若是也揭竿而起、犯上作乱,西南永无安宁之日,谁来负责?莫非也要‘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