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小相看(第2页)

听闻她这么说,四人都简单行礼。

朱予焕见吴宁不知道该如何称呼,道:“外面叫女郎就是了。”

吴宁接过话头,在一旁介绍道:“女郎,这位是兵部右侍郎于谦于侍郎,去年春试武举便是由他一同主持。”

朱予焕这才将记忆中那一分有些模糊的印象和眼前的人对上。

到底上一次和于谦见面还是宣德初年的事情,之后于谦便被朱瞻基派遣到山西一带历练,朱予焕的记忆力再怎么好,也已经将人忘的差不多了。

而开口的吴宁说完才想起正是因为朱予焕的举荐,于谦才得以从山西返回京城,按理说二人是应该认识的。

即便长公主不认识于谦,也有可能是受到了同为永乐十九年进士的曾鹤龄的影响,选择推荐于谦,也不可能对于谦一无所知,倒显得她的介绍有些多余了。

好在看朱予焕和于谦的神情,显然都不算是与对方熟悉。

朱予焕笑眯眯地说道:“我曾经和于侍郎有过一面之缘,那时曾尚书还是我的讲官。”

曾鹤龄立马应声道:“不过有幸陪同女郎读书,女郎实在是高抬鹤龄。”

朱予焕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道:“若不是你同我说起于侍郎,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个人。于侍郎文章以公正踏实为长,不见虚浮之气,我便觉得于侍郎确有才华,后来也聊过改良农具的事情,没想到于侍郎一直记在心里。后来皇考发掘于侍郎的才华,委派于侍郎巡抚山西河南两地,于侍郎也不负皇恩,大力推广农具农车,可见为民着想的一片诚心。”

她的话中倒是并未提及一点自己的功劳,只是将于谦夸赞了一番,颇有些公事公办的味道。

不过旁边的曾鹤龄却是一清二楚,朱予焕在于谦出头一事上确实有过不小的帮助,将于谦的文章呈递到先帝面前,不然也就没有先帝命于谦斥责汉庶人一事。

尤其是于谦提到回京时,在城门口被王振的爪牙拦下,恰巧有人路过解围,能够三言两语解决这等争端的人,除了顺德长公主,还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