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考验(第2页)

朱骥怎么也没想到会问到自己的头上,急忙结结巴巴地开口道:“臣……臣以为改土归流是大事,一旦成功,能将西南异族百姓教化融入我大明,自发反击外族入侵,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朱予焕笑眯眯地问道:“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不这么觉得吗?”

朱骥回答了两句,已经没了最开始的紧张,只是谦逊道:“只要能够认同大明,是汉人还是山民又有什么要紧?以大明的胸襟,接纳包容又有何不可?”

朱予焕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后对于谦道:“我看他确实有些学识,也有几分胆量,应当是个不错的人,于侍郎,你再多多斟酌斟酌。”说罢便摇着手中的团扇起身离开,一派轻松悠闲的模样。

待到朱予焕离去,面面相觑的众人这才明白朱予焕的意思。

原来这位长公主刚才特意询问朱骥是在帮于谦考校未来女婿的学识和胸襟。

吴宁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也就只有这位长公主才能做到如此的“无缝衔接”。

倒是朱骥闹了个大红脸,当着自己的未来岳父不知所措。

于谦却未曾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比起这些,在他看来,顺德长公主的胸襟和远识才是让他惊诧的。

不说是公主,即便是储君乃至皇帝,能够有这份决心、胆量和才能,也已经足够。而如今的陛下却与顺德长公主相差甚远,若非时过境迁,只怕顺德长公主未必会屈居皇帝之下。

但换个角度想想,顺德长公主若是真的成为了皇帝,难道会比如今重用宦官与大臣们角力的皇帝差吗?

那可未必。

至少在于谦看来,顺德长公主这样的人十分特殊,将自己的利益和家国的利益放在一起,并常在两者之间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后者,已经是少见,让人不自觉想与她志同道合。

更何况世上本无完人,能做到如此已经是罕有,理应身处高位,力挽狂澜、扶危救乱,这才是明君所为。醉心权术、痴迷权力,而忘记君舟民水之理,最终只会折戟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