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有共识(第2页)
有了于谦和徐珵开头,除却胡濙和张辅,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便是如今暂代司礼监太监之职的金英也开口道:“两位所言极是,还请老娘娘慎重考量……”
不论这些官员举荐朱予焕这个长公主监国的考量是什么,至少把原本可能会出现的南迁苗头压了下去,省得给后人留下笑柄。
国家都城南迁,这不就是重蹈宋时的命运吗?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原本昏死过去的孙太后已经悠悠转醒,将官员们推荐朱予焕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立刻出声反对道:“长公主辅政已经是破格之举,如今又要监国,你们将祖宗家法置于何地!”
尽管这些人都没有明着开口,但孙太后已经明白他们的意思,无非是觉得朱祁镇这个皇帝大概率回不来了,所以打算找一个人取而代之。而朱予焕的女子之身注定她不可能登基称帝,朱予焕又绝不可能让朱祁镇的儿子登基,吴妙素与胡善祥关系紧密,朱祁钰便是朱予焕的“最佳人选”。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都看向胡善祥,显然是在等她的意思。
胡善祥看向孙太后,开口问道:“皇太后有更加合适的人选?”
孙太后攥紧了手,道:“既然皇帝生死未卜,如今最要紧的是打探清楚,若是可以,便要想办法迎回皇帝。皇帝回来之前,太子监国才最为合理。岂有置皇太子不顾而命长公主辅政的道理?先帝在天有灵绝不会同意你们如此行事,简直是狂悖至极!”
一旦世系偏移,到时候连吴贤妃都要和她平起平坐不说,她这个皇太后的位置能不能继续坐下去都很难说,孙太后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听到孙太后如此发难,众人都默默不语。
胡善祥与她对视一眼,反问道:“国无太子,皇太后何出此言?”
孙太后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难免有些紧张,但最让她不安的是旁边的胡善祥的眼神,她仍旧是一如既往的冷静,只是这次眼神更冷。
胡善祥以前也这样看着她,只是那个时候的她还未曾理解那个眼神的含义,但今时今日,她终于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