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另安排


杨洪到底是屡次出征北方的老将,以最快的速度磨合好军队后,便开始对瓦剌进行反击。

 

对于已经尾随明军一个月、期间多次发动进攻的瓦剌而言,也已经到了疲惫的时刻,加之他们刚刚大败明军,出于保守考虑也该适时回撤。

 

和朱予焕预料得差不多,瓦剌考虑到补给问题,已经开始往来时的方向回撤,大概率是打算前往大同一带。

 

杨洪等人只在战场上捡到了朱祁镇身边亲卫的盔甲,未曾捡到朱祁镇本人的盔甲,不管这盔甲是瓦剌觉得好看带走的、还是皇帝真的被瓦剌俘虏了,都能证明皇帝大概率是没有死。

 

如此一来,事情就有些尴尬了,先不论皇帝这一战害了多少人,光是他皇帝的身份就会带来不少麻烦。

 

要是瓦剌将皇帝带到城下,那守将是该攻击瓦剌还是不该攻击瓦剌?刀剑无眼,要是皇帝出了个一二,他们这些将领该当何罪?

 

按照杨洪的说法,瓦剌军队已经带着一人在宣府门口喊话,称有皇帝口谕,命杨洪开门,交出城中的粮食等。因着距离太远,众人无法辨认瓦剌挟持的人是否是皇帝朱祁镇。

 

杨洪虽然不清楚皇帝是死是活,但知道城门绝不能开,假称自己身受重伤,不能前去辨认皇帝,拒绝了瓦剌的开门要求。

 

瓦剌见在宣府这边讨不到什么好处,便率兵拔营离开,有很大的可能性去找别的守城将领要好处。

 

“臣参见殿下。”

 

书房内除了朱予焕外,只有怀恩在旁,金英等人则是在偏房整理批注各类奏本。

 

朱予焕将手中的宣府军报放下,看向刚刚进门的于谦和徐珵,道:“杨洪来报,宣府一带围困已解。即刻调动部分军队出居庸关,同宣府一带的士兵一起回收盔甲、武器等。”她停顿片刻,道:“我记得先前库房之中有太宗爷留下的红盔黑甲?若有能修缮启用的,替代原本的明盔明甲,若数量不够,明盔配勇字盔,以作区分。玄玉,知会两厂,天气渐冷,改明盔明甲为夹棉玄衣暗甲,不得有误。”说罢,她已经提笔在题本上写下意见。

 

边军士兵一旦出城迎敌,需得在盔甲上帮红绸做标记,每日一换,五日一轮,分别为双臂、双手手腕以及头顶,以此和装备明盔明甲的敌军做区分。

 

两军交战,若是装备一致,打起来敌我不分,后果更加严重,但想要为所有士兵临时修改盔甲颜色作为区分,实在是有些困难,不如做个标记来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