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心肠毒

宫内不太平,宫外也一样,在朱予焕让人刻意的渲染下,皇帝的行为在流言中被无限放大,可谓是众说纷纭。

先前皇帝自刎殉国的说法流传甚广,如今突然来了一个两级反转,气不过的大有人在,有些话传着传着便逐渐变味。

诸如皇帝为了求生已经出卖了京城一带的边防布置,否则宣府不会抵抗得如此艰难,还有人称皇帝对于边境官员与瓦剌走私早已经心知肚明,却一直坐视不管,才因此遭了报应。

锦衣卫本就在调查此事,先前他们跟着马顺没有少受王振这个太监的气,如今是纠察王振的党羽,他们的速度比谁都快。

至于管束外面的风言风语?调查王振的事情还忙不过来,他们哪有那个时间管普通百姓说什么?

更不用说长公主根本就没有下令管束。

京师戒严,本就人心惶惶,加上流言四起,便是那些官员们也开始心中打鼓。

平心而论,他们其实也不希望皇帝回来,毕竟他们可是刚合章上奏,请求长公主监国,偏偏皇帝又和长公主彻底闹翻,即便他们迎接皇帝回来,以朱祁镇的个性,也未必会领他们的情。

郭敬、杨士奇、刘球都是怎么死的,他们可是一清二楚,要是皇帝真的平安归来,他和孙太后这对母子只会认为是皇帝福大命大,怎么会将大臣们的功劳记在心上。

现在大军都在福建一带防止叛乱复发,京城本就没有什么守军,南京支援的京营又未曾赶到京城,城中的防卫主要依靠保定府等地调来的士兵和京城中的临时入伍的百姓,况且还要通过漕运从通州往京城运粮,人力需求极高。

对于现在的大明,正是需要百姓的时候,却传出这样的消息,人心不稳,对于加强京城的防卫来说是个极大的不利因素。

更不用说瓦剌带着皇帝在边境各城来回晃荡,见到皇帝被俘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戍守城池的士兵,边境逃跑避免兵役的士兵本就极多,边境又太平了有些时日,这些士兵看到惹了麻烦的皇帝跑到城门口要求开门,心里只怕什么想法都有,若是统帅士兵的将领有个差错,到时候局面更加不可收拾。

况且此时此刻忽然流传出这样的消息,让不少大臣们纷纷猜测起长公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