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天色尚未晚(第2页)

 而且各地的粮商们伺机而动,他们只想要等大雪之后,再坑一笔百姓们的银子!”

 文治皇帝打量着李格,“所以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李格笑道:“儿臣的办法就是……抄家!”

 “混账!”

 文治皇帝彻底怒了,“抄家?你跟武安伯两个人抄的家还少吗?大臣们参奏的奏疏都已经堆满了朕的案头,你们难道还想要接着这样做?

 若是真的惹怒了天下的大臣们,你们以为真的能够扛得住那么多氏族们集体的对抗?”

 李格顶着压力说道,“父皇,儿臣又没有说抄大臣们的家,儿臣说的是安南!安南国虽然偏安一隅,但是粮食产量非常可观,一年稻谷可三熟,粮食产量甚至比得上两个江南,不亚于湖广!”

 “安南?”

 文治皇帝再次审视起来李格,“你是怎么想到安南的,是不是赵宁妄的主意?”

 李格连忙解释道,“赵宁妄只是提了一点建议,主要还是儿臣自己想出来的。”

 “哼,不用在这里遮遮掩掩,朕还能不知道这般阴损的计谋是谁想出来的吗?”

 文治皇帝一副已经看穿了李格的模样。

 不过他却又摸着下巴,开始思索起来。

 如果真的能够从安南获取粮食的话,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不过安南距离京师路途遥远,且不说能不能拿到数额巨大的粮食,单单路上的损耗,绝对是难以承受的。

 文治皇帝看着李格,“我大夏各地的粮食,押解入国库,路途的损耗就已经达到了两三成之高,甚至还有些地方会达到五成!若是从安南运送粮食过来,损耗有多大你想过吗?”

 “损耗?”

 李格一下子懵了,寻思着老赵也没有跟本宫说这个啊,怎么还有损耗?

 若是李格仔细想想的话,还是能够想到的。

 毕竟他看了那么多的奏疏。

 对于赋税一道还是有所了解的。

 可偏偏这个时候,李格被文治皇帝给问懵了!

 就像是课堂上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本来都能知道问题的答案。

 但是老师突然问出来了一个略微超纲的问题,一下子脑袋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