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各怀心思(第2页)
长耳定光佛心怀不满,有些自暴自弃,无聊之余,独辟蹊径参大寂寞,迎合世俗人情创欢喜禅法,名为以欲止欲。实乃男女淫欲、欢乐之事,欢喜禅一脉吸引了世间很多修行的败类加入,久而久之,长耳定光仙的欢喜禅一脉就成为了世间佛门藏污纳垢的地方,变成一股与正统佛教分庭抗礼的势力,双方面和心不和,只是没有撕破脸皮而以。
正统的佛教讲究“四大皆空”,视淫为万恶之首,这让好多地方人口大量减少,没有劳动力,大量的良田荒芜,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财政税收、兵役和徭役等,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对于小国寡民来说,随时有亡国灭种的危险,这让很多小邦之国的官方非常厌恶,华夏的历史也曾出现“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一度让佛门大伤元气。
而“欢喜禅”教义的出现,正好迎合官方皇权的需要,而且“男女双修的欢乐”能增添子嗣香火,深受宫廷皇族的喜欢,许多邦国立为国教。最初灵山佛门以如来为首的大腕儿,不耻定光佛的为人,洁身自好与他保持距离,但认为佛教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变通,“水至清,则无鱼”,对“欢喜禅”的所作所为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任他折腾。
等到“欢喜禅”尾大不掉时,以灵山如来为首正宗的佛门,却不敢轻易动它了!因为“欢喜禅”得到人间官方的大力支持,动它风险很大,相当于“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害怕佛教内部“鹬蚌相争”,让天庭与道教渔翁得利。三界多方势力错综复杂的交织,形成相互制约、微妙的平衡。
千里眼与顺风耳两个心腹逃回天庭,不等他俩开口,玉皇大帝早已知晓此事,安抚道:你俩回来就好,继续监视下界的动静,有事及时汇报,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千里眼与顺风耳俩兄弟感到非常奇怪:这次玉皇大天尊竟然没有勃然大怒。他俩哪里知道玉皇大帝的心思:损失战力渣渣的五百天兵根本不值什么,天兵的队伍一团死水,人浮于事,早该换换血了。
其实能否擒获狐妖,结果并不重要。只是为了做做样子,给三清之首元始天尊有个交代,端坐在天庭之上的玉皇大帝早已预料结果,胸有成竹:巨灵神你这憨货,果然是个草包,没有让本帝失望。呵呵!不过你也输得太窝囊了一点。本帝正好看看三界的反应,哪些人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唯恐天下不乱,暗地调查还有哪些势力意图不轨,有犯上作乱的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