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十年顶级球星打造商业帝国黑脸小厮
第363章 进军半导体(第2页)
后来虽然尼康也采用相同的方法研发出了浸润式光刻机,但是后来者很难居上,尼康始终被AsmL压了一头。
李景明这边并不是将林坚挖了过来,而只是请林坚为国内前来的一众科研工作者详细讲解整个光刻机的制造原理和制造方法。
“李总,我知道你想在大陆打造半导体产业,不过我觉得这样是徒劳无功的。”林坚带着李景明围绕着拆撒的光刻机边走边看。
“林老如何这么肯定。”李景明好奇的问道。
“其实光刻机的整个原理不难理解,制作上也并不难以开发。主要是光刻机设计的零件太多了,它需要各个国家供应,国际上这些零件是限制对国内出口的,所以国内想做光刻机几乎是没可能的。”林坚解释道。
林坚知道李景明想做半导体,但国内落后太多,而且这是需要好多领域一同推进的。自己出言提醒,也是因为收了李景明几千万的费用,不愿见其投资巨大却无功而返。
“比如高精度镜片系统(如德国蔡司的镜片),其表面光滑度需达到原子级误差,国内镜片制造能力尚未满足要求。”林坚指着光刻机上的一个零件说道。
“再比如,光刻机的对准系统、精密机械部件(如双工件台)、光学掩模版等,这些国内目前都是做不出的。”林坚继续说道。
“光刻机涉及超10万个零部件,需全球供应链协同,要想达到100%自产,简直天方夜谭。而且光刻机研发需要跨学科(光学、材料、机械、软件)的顶尖人才,而国内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林坚感慨的摇头叹息道。
“就算研发出国产光刻机,芯片制造所需的特种气体(如氟化氪、氟化氩)、光刻胶、高纯度硅材料等仍依赖日本、美国供应商,国产材料在纯度、稳定性和量产能力上存在差距。你说,你投入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有回报啊。”林坚看向李景明,耐心的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