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哈李路亚
第688章 贞观余晖(第2页)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但那微微握紧的拳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愤怒。
李璟祐心中很清楚,父皇如今的种种举动,无疑是在向他宣告,自己已经被彻底放弃了。
回想起第一次见到王文时,那种莫名的怪异感就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如今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
当初父皇安排他进入使臣队伍,看似是对他的信任重用,实则是在为王文的上位铺路,是在一步步将他从权力的核心地带排挤出去。
原来,在父皇的心中,早就已经做好了决定,想要将这大唐的江山社稷交给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来继承,甚至从始至终,自己这个太子在父皇眼中都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从未真正考虑过让他肩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想到这里,李璟祐的心中涌起一股无尽的悲凉。
他缓缓抬起手,轻轻的挥了挥,示意手下退下。
此刻,他的心中一片死寂,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只要父皇还在世,凭借着父皇的威望,他就再难有翻身的机会。
可惜,父皇实在是太小看他了,也彻底看错了他。
他李璟祐,身为李世民的孙子,自幼便被李世民寄予厚望,心中怀揣开创一代盛世的宏伟抱负,又怎会轻易认输?
他缓缓转过头,看向了书桌上那个古朴的盒子。
盒子的盖子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曾经象征着他太子身份的太子大印,以及能够调动大唐精锐玄甲军的兵符,都早已不知去向。
乾武十七年冬初,长安城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哀伤气息。
张亮,这位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悄然离开了人世。
张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早年追随陛下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为大唐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的离去,让整个大唐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命运似乎还嫌这份悲伤不够沉重。
第二日,又一个噩耗传来,英国公李勣与卢国公程咬金也相继去世。
这两位老将,皆是大唐开国的肱骨之臣,他们陪着李世民从太原起兵,一路披荆斩棘,打下了这万里江山。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历经风雨,与大唐同呼吸、共命运,为大唐的稳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昨夜,因为张亮的离去,两人同榻而眠,相互慰藉。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夜的相聚,竟成了他们人生的最后告别。
第二日清晨,当马周前去探望他们的时候,却发现两人都已经含笑长眠,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大唐。
自此,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再无一人存世。
这些功臣们,每一个都有着传奇的经历和卓越的功绩,他们是大唐的脊梁,是李世民开创盛世的得力助手。
他们的画像高悬于凌烟阁内,接受着后世子孙的膜拜。
如今,他们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命的消逝,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让整个大唐都陷入了深深的缅怀之中。
那天的葬礼,场面庄严肃穆,无数百姓自发地走上街头,为这些曾经的英雄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