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太子驾到(第3页)

 至于李明分到的职责,高情商的说法叫“统揽全局”。

 “李公,李公出来了!”

 穷人们感激地连连作揖,更有不少人远远地就往他的方向下跪。

 “多谢李公仗义疏财!”

 “要不是李公,我们全家就饿死了……”

 “李公掺沙子掺得好哇,把抢食的蛀虫都赶走了!”

 李明嘴角抽搐,僵硬地向人群挥手。

 在房遗则的带头下,孩子们都自觉地把施粥的功劳归给了明哥。

 小领导们都这么说了,家丁们自然不会去澄清,而他们背后的诸位大员们也乐得给皇子卖个面子。

 就这样,李明啥都没干就被动白嫖了一大波民心。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曹王府长史有什么头绪吗。

 “重点是不是偏了,我的目标是隐姓埋名,不是被万民颂扬啊……”李明闪过一丝迷茫。

 不过管他呢,反正到时候跑路了头上又不会亮红名,唐朝人又不玩微博,大家认不出来的。

 目前,他的小目标已经超额完成,筹到了一万三千八百余贯的跑路资金。

 在生产相对稳定的贞观之治时期,这是什么概念呢?

 比如这个小数点后面的“余”,就够京城一户小康之家开销数年之久了,括弧包括房租。

 虽然比败家老妈洒出去的还是少一些,想吃喝玩乐到安史之乱可能得稍微节约点,但一直挥霍到先天政变应该问题不大。

 “捞够本了,就这样吧。”李明满意地思忖着。

 这时,几丈外的大街骚动起来,能听见卫士呼喝开道的声音。

 很快,聚集在李明面前的贫民便像大海退潮一样,迅速向两边退去。

 在他们让出的空间中,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车队,仿佛水上航行的宝船,无情地排开两旁的人民。

 最前面的是先导仪卫车驾,紧跟着手持七旒旗的清道步甲队和骑兵队,后面则是披甲执锐的卫兵。

 “来俊臣说的‘宫里的大官儿’?”

 李明脑海里刚闪出这个念头,蜿蜒漫长的先头仪仗队已经从他面前经过。

 车队的正中心,一辆车身镶玉、富丽堂皇的马车,在六匹马的拉拽下缓缓驶来。

 众所周知,在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拉车马匹的数量是有讲究的。

 李明虽然讨厌这些封建糟粕,但耳濡目染下,对这套规矩也略知一二:

 天子八驾,而能六驾招摇过市的……

 只有皇太子。

 在李明惊疑的目光中,大唐太子的鹤驾慢慢停在了他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