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对的...

 李世民骑着马,在贴身百骑的簇拥下,穿过武德门,来到了与太极宫一墙之隔的东宫。

 方甫踏入,他便有物是人非之感。

 这里最初是大唐的首位太子、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住所。

 在玄武门之变干掉李建成后,李世民强逼父皇李渊封自己为太子,便也在此居住了一段时日。

 再后来,便是李承乾……

 最让他头疼的嫡子,大唐伟业的接班人。

 “确实该找他聊聊了。”

 御驾的队伍来到了东宫的主殿,嘉德殿前。

 李世民坐在马背上,等待宦官通传。

 等了半晌,依旧不见太子出来。

 他不耐烦地涌手指弹着马鞍,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翻身下马。

 东宫的宦官立刻跪在他面前:

 “陛下请稍安勿躁,小奴已加紧……”

 “闪开!”

 李世民一脚踢翻挡路的宦官,径直冲进嘉德殿。

 正堂,人不在。书房,人不在。

 “千万不要在卧室,千万不要在卧室……”

 李世民嘴里喃喃,像一头蛮牛一样,沿着熟悉的走廊直奔殿后。

 停在一扇门前。

 一个宦官正在门口向屋内喊着什么,见圣上亲临,立刻跪在地上吓得说不出话。

 李世民面色阴沉,面对这扇门,忽然有种转身就走的冲动。

 他用极大的毅力克服了这个冲动,颤抖地伸出右手,握住门把,沉静地吸一口气,平稳地推开。

 “谁?!”

 半拉着的帘子,暧昧的光线,杂乱的房间,遍地的男女衣裤。

 凌乱的太子御床上,惊慌失措、赤身粿体的两人。

 其中那位娇小纤细、看起来像女人的人,羞耻地用被子遮着胸口,像小鸟一样,依偎着壮汉的胸膛,面色混杂着惊讶、恐惧,和叛逆。

 “她”精致的眉眼,无来由让李世民想起了故去的发妻。

 李世民一阵目眩,胃部剧烈痉挛,涌上来一股液体,冲破阻拦喷薄而出。

 他直接吐了一地。

 恶心。

 恶心!

 …………

 “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世民坐在嘉德殿的上位,面沉如水。

 李承乾随便披了件护卫的袍子,却仍难以遮掩身体的媚态,跪在父亲面前。

 他的嘴唇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但仍强撑着弯起一个微笑:

 “儿臣不知何错之有。”

 “你还有脸自称‘儿’!”李世民气得一手打翻香炉。

 “在男人身下婉转求欢你很自豪吗?你把我的脸,把李家的脸,把大唐的脸都丢光了!”

 香炉摔倒,发出尖锐的响声。

 李承乾吓得整个人都震了一下,脸上闪过害怕的神情。

 就像一个闯了弥天大祸、即将挨揍的小孩儿一样。

 但他迅速克制住自己的表情,装作无所谓的态度:

 “人,总归有一些无伤大雅的癖好。和父皇的爱好相比,儿臣穿穿女装算得了什么?

 “儿臣至少没有杀兄弟。”

 “你……!”李世民被气得拍案而起,说不出话,用手指着李承乾许久,才从牙缝里挤出几行字:

 “好哇,你们这群逆子,就这么喜欢抓着玄武门那事儿不放是吗!

 “难道我除了玄武门之变,就没干别的事儿?那事儿就这么让你们害怕……”

 “是的,父亲!”李承乾的声音突然刚强起来,“自从知道我的家人在我家后门自相残杀,我就每天害怕每天害怕,怕得不得了!

 “我怕哪天走在宫中,突然被埋伏的甲兵杀死!我怕在晚宴时,突然被鸩药毒死!我怕睡梦里被枕头闷死,怕巫蛊流言被当众处死,连上茅房都怕被人推下去淹死!

 “我周围的人都是不死不休的仇敌,到底哪里才是安全之所!”

 李世民一时无言以对。

 “所以。”李承乾的语气突然柔和起来,眼角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妩媚。

 “趁我还活着,做自己爱做之事,暂时忘却恐惧和仇恨,这难道有错吗?

 “这可都是你带给我们的呀,陛!下!”

 李世民的脑袋嗡的一下,愤怒一下子冲破了理智的桎梏。

 他立刻暴跳

如雷:

 “杀!杀!把那个野男人杀了!”

 护卫不敢怠慢,立刻拿住与太子同床共枕的那位汉子。

 那汉子便是李明见过、被他调侃为“太子妃”的男人。

 他剧烈挣扎,竟挣脱了卫士的束缚。

 “护驾!”

 百骑抽刀,严阵以待。

 汉子全程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对太子拜了拜,扭头便向刑场走去。

 李承乾两眼失神,脸上写满了绝望,嘴里喃喃:

 “称心……等我……”

 历史上,李承乾在男宠称心被杀后,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无可挽回地恶化,行为也越发荒唐不经,以至于竟妄图弑君,最终凄惨地死在流放中。

 李世民对这不争气的儿子失望透顶,双目喷射着怒火。

 无来由的,他感到一阵晕眩。

 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熊孩子的轮廓,神气活现地叉着腰,平静地说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大白话:

 “家不像家,亲人不像亲人,太子的心弦崩断了。而你并不关心他在担忧什么,他迟早会发疯,你想把你的继承人逼成废人吗?”

 李世民闭了闭眼,硬是摁下最暴戾的冲动,吼道:

 “慢着!”

 李承乾的眼珠动了动,重新转向了自己的父亲。

 李世民咽了口水,努力平复自己的心绪,指着称心:

 “你是个汉子,比他更像个汉子。”

 称心依旧一言不发。

 李世民的手缓缓指向李承乾,双眼依旧盯着称心,缓缓道:

 “你阿爷,很好,比他的阿爷,好。”

 李承乾不禁睁大了眼睛,眼神重新生动起来。

 宦官宫女全部跪伏在地,连常年跟随李世民的百骑精英也面容肃穆。

 这番坦率的告白,份量太重了。

 称心的嘴唇动了动,平淡地说道:

 “我阿爷被突厥人杀了。”

 李世民放下了手,点点头:

 “朕不想再见到你。除你乐府贱籍,封你为九品仁勇校尉,去伊州打西突厥去。”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庆幸和不舍,但更多的是惊讶。

 父皇居然会照顾自己的感受?

 这还是那位严苛无比、一味让学究名臣训诫自己的父皇吗?

 称心的脸上也写满了疑惑,木讷地望向太子。

 “你还不快谢恩?”太子立刻说道。

 称心这才跪拜领恩。

 目送情人安全离开,李承乾百感交集,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禁无比后怕,怯懦地说:

 “父皇……”

 “叫我父亲!”

 “父……亲。”

 李世民嫌弃地皱眉:

 “这才像话。你里面穿的啥?肚兜?脱了脱了!你自己背地里穿什么我管不着,但在外面好歹像个男人样。

 “还有,你也别东想西想。只要有我在,全天下没人能翻得起浪花。”

 李承乾泪如雨下。

 “孩儿知道了……父亲。”

 …………

 离开东宫,李世民在马背上轻松地抖着腿。

 双脚离地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他终于发现,李明那小子,还真是根好用的棒槌。

 平时能用来敲打臣下,关键时刻也敲醒了他自己,让他注意到了自己此前一直忽略的地方——

 家。

 不是宫中,而是家。

 原来自己的家人们,一直生活在不安之中……

 这赋予了李世民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许多他以前觉得匪夷所思的问题。

 其中让他最挂心的问题,就是太子出格的言行打扮。

 李世民一度以为是太子天生缺陷,或者恶灵作祟,才被宵小趁虚而入。

 各种意义上的趁虚而入。

 幸好,事实证明不是如此。

 “看来李明才是对的,承乾是因为长期担惊受怕,崩断了心弦,才有此叛逆之举。”

 李世民的心情甚至愉悦了起来。

 既然找到太子心病的根源,便能对症下药。

 只要能治好,李承乾就仍然是朕的好大儿,大唐的好太子!

 “这也算李明的功劳一件了,虽然那小子着实气人。

 “不能封他

王,至少不是现在,否则朕岂不是很没面子。”

 “该怎么奖励他呢……”

 他剧烈挣扎,竟挣脱了卫士的束缚。

 “护驾!”

 百骑抽刀,严阵以待。

 汉子全程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对太子拜了拜,扭头便向刑场走去。

 李承乾两眼失神,脸上写满了绝望,嘴里喃喃:

 “称心……等我……”

 历史上,李承乾在男宠称心被杀后,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无可挽回地恶化,行为也越发荒唐不经,以至于竟妄图弑君,最终凄惨地死在流放中。

 李世民对这不争气的儿子失望透顶,双目喷射着怒火。

 无来由的,他感到一阵晕眩。

 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熊孩子的轮廓,神气活现地叉着腰,平静地说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大白话:

 “家不像家,亲人不像亲人,太子的心弦崩断了。而你并不关心他在担忧什么,他迟早会发疯,你想把你的继承人逼成废人吗?”

 李世民闭了闭眼,硬是摁下最暴戾的冲动,吼道:

 “慢着!”

 李承乾的眼珠动了动,重新转向了自己的父亲。

 李世民咽了口水,努力平复自己的心绪,指着称心:

 “你是个汉子,比他更像个汉子。”

 称心依旧一言不发。

 李世民的手缓缓指向李承乾,双眼依旧盯着称心,缓缓道:

 “你阿爷,很好,比他的阿爷,好。”

 李承乾不禁睁大了眼睛,眼神重新生动起来。

 宦官宫女全部跪伏在地,连常年跟随李世民的百骑精英也面容肃穆。

 这番坦率的告白,份量太重了。

 称心的嘴唇动了动,平淡地说道:

 “我阿爷被突厥人杀了。”

 李世民放下了手,点点头:

 “朕不想再见到你。除你乐府贱籍,封你为九品仁勇校尉,去伊州打西突厥去。”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丝庆幸和不舍,但更多的是惊讶。

 父皇居然会照顾自己的感受?

 这还是那位严苛无比、一味让学究名臣训诫自己的父皇吗?

 称心的脸上也写满了疑惑,木讷地望向太子。

 “你还不快谢恩?”太子立刻说道。

 称心这才跪拜领恩。

 目送情人安全离开,李承乾百感交集,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禁无比后怕,怯懦地说:

 “父皇……”

 “叫我父亲!”

 “父……亲。”

 李世民嫌弃地皱眉:

 “这才像话。你里面穿的啥?肚兜?脱了脱了!你自己背地里穿什么我管不着,但在外面好歹像个男人样。

 “还有,你也别东想西想。只要有我在,全天下没人能翻得起浪花。”

 李承乾泪如雨下。

 “孩儿知道了……父亲。”

 …………

 离开东宫,李世民在马背上轻松地抖着腿。

 双脚离地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他终于发现,李明那小子,还真是根好用的棒槌。

 平时能用来敲打臣下,关键时刻也敲醒了他自己,让他注意到了自己此前一直忽略的地方——

 家。

 不是宫中,而是家。

 原来自己的家人们,一直生活在不安之中……

 这赋予了李世民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许多他以前觉得匪夷所思的问题。

 其中让他最挂心的问题,就是太子出格的言行打扮。

 李世民一度以为是太子天生缺陷,或者恶灵作祟,才被宵小趁虚而入。

 各种意义上的趁虚而入。

 幸好,事实证明不是如此。

 “看来李明才是对的,承乾是因为长期担惊受怕,崩断了心弦,才有此叛逆之举。”

 李世民的心情甚至愉悦了起来。

 既然找到太子心病的根源,便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