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舆论战,启动!

 不得不承认,李明殿下的鸡汤功底渐长。

 孩子们在简陋的环境下,一坐就是几个时辰。

 比在窗明几净的秘书省都认真得多。

 而韦待价也像个大孩子一样,尽心尽责,与小他起码十几岁的孩子们共同探讨揣摩。

 一幅虚心求教、苦心求学的美好画卷跃然纸上。

 如果他们探讨的不是各种舆论战大字报,那就更美好了。

 而李明作为统筹协调的总负责,自然是不用亲自动笔的。

 他背着手,漫步走出临时课堂,悠哉地和帮工、贫民唠着家长里短,慵懒地看着来俊臣在人群中忙上忙下。

 看着看着,他看出了一个问题,好奇地问一个干瘪的老头:

 “老翁,为什么大家在喝粥之前,先往碗里撒土啊?”

 “回殿下,当然是为了求得好运啊。”老头抱拳,殷勤地说。

 “好运?”

 李明更疑惑了:

 “这里的土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吗?”

 他这么一问,反而把老头也整疑惑了:

 “这不是您赐福过的沙土吗?”

 “啊?”

 “啊?”

 愣了好一会儿,李明终于反应过来了——

 这都是因为他往粥锅里扬沙子的操作。

 毕竟大家都没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也不认识和珅和大人,不知道往粥里掺沙子是什么原理

 但英明神武的李明殿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传着传着,掺沙子似乎在实践中逐渐抽象化,变成了喝粥前的固定仪式。

 连带着他李明都带了一点神性色彩。

 所谓宗教和习俗,原来就是这么诞生的啊……

 对于这种封建迷信,李明表示:多来点,我喜欢。

 …………

 过了正午,孩子们饿得肚子咕咕叫,终于陆陆续续完成了策论。

 韦待价眼球布满血丝,选出其中几篇较好的文章,交给了李明。

 “这几篇文章,你觉得质量可以吗?”李明问。

 “您自己看看便知。”韦待价不屑于解释。

 李明通读了一遍,眼球也瞬间布满了血丝。

 只能说,自己低估了这些熊孩子治疗低血压的能力。

 论阴阳怪气,是一点不比呼风唤雨带节奏的大v差。

 “好啊,好得很啊!”李明咬牙切齿地褒扬道,回到篇头,翻看这些大作的作者。

 除了狄仁杰、长孙延、房遗则这些老面孔外,他注意到两个不太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