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世袭的贱人(第3页)

 明明都是人。

 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是人。

 大唐盛世,居然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他闭了闭眼,闷声问:

 “那,《贞观律》允许脱离贱籍吗?”

 韦待价艰难地咽了口水,如实回答:

 “有是有的,一是熬到七十岁或残疾,二是等陛下大赦天下,三是钱财赎买。

 “工户属于地位较高的‘杂户’,户籍由少府监管理,交钱就可以直接入良。”

 也就是说贱民还分三六九等,有些人连花钱都赎不出来是吧……

 李明面沉如水,平静地吩咐韦待价:

 “那就劳烦你跑趟少府监,把他们都赎了。”

 每赎一人至少得花费二十贯,这里大几十号人,够买好几个书坊了……

 韦待价快速在心里算了笔账,但不敢发表什么意见。

 “谨遵殿下命令!”

 来俊臣觉得不能就这么便宜了工人们,至少也得以此为饵钓着他们——

 只有干活卖力者,才有资格被赎。

 但他张了张嘴,终究不敢说出口。

 本能告诉他,现在的明爷非常、非常危险。

 千万别犯贱多嘴。

 李明什么话都没说,就这么静静地席地而坐。

 他强压下此起彼伏的情感,强迫自己冷静思考。

 原来制约手工业产能的真正根因,在这里啊——

 贱籍制度。

 指望贱民发挥什么“主观能动性”,属实有点想太多。

 能不在背后捣乱就算烧高香了。

 而且贱籍居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世袭罔替”,连一点翻身的盼头都不留。

 在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下,工匠自然没有什么工作动力,谈何创新?

 可李明接下来的一切计划,又离不开能工巧匠的鼎力相助。

 不论是感性上还是理性上,他都不能允许贱籍的存在。

 至少在他手下,不允许。

 他艰难平复了心情,慢慢站了起来,再次站上了柳条筐。

 工匠们照样连头也不抬,好像在面对空气。

 这小郎君还怪有趣的,比老张还爱说废话……他们在心里吐槽解闷。

 这也算是他们人生中少有的乐趣了。

 老实说,他们对换老板并不是完全不在乎。

 他们宁可要老张。

 老张虽然嘴臭,但好歹是懂行的。

 不会像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兔崽子一样,张口几天就要换一批印刷版。

 然而,就算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又有什么用呢?

 贱籍和士族,中间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

 只能沉默以对。

 “咳咳。”面对如行尸走肉的工匠们,李明清清嗓子,简短地说:

 “我替你们赎身,从此你们就是良人了。”

 什么?

 工人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手里的活,第一次仔细揣摩这位不懂行的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