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长还是立贤?

 “乖~乖~打雷不怕不怕哦~”

 李明达安抚地拍打着李明的背,嘴里轻轻念着。

 “是的,我怕打雷……”

 李明脸色苍白,钻到桌子底下捡筷子,整个人形同梦游。

 李世民看着他面如土色的狼狈样子,擦擦油腻的手,重复了一遍:

 “你以后就住在立政殿了,知道了吗?”

 李明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太子和长孙无忌的出兵,证实了最糟糕的预想——

 太子党已经盯上自己了!

 “你以后就别出太极宫了。”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道:

 “除了去学堂,你也尽量不要离开立政殿,更别结交外臣和外人,老老实实在宫里呆着。知道了吗?”

 李治有些吃惊,感觉父皇明显是话里有话,又看了眼小脸煞白的李明,闷头吃饭。

 李明没有吭声。

 他根本不知道嘴里嚼的是什么,仿佛已经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一家人其乐融融吃早饭的场景,宛如梦幻泡影一般。

 被东宫和朝中大佬视为威胁,绝对没有好下场。

 李明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真是日了狗了,贞观朝的老妖孽们都这么变态的吗?

 根本不给一点点发育的空间!

 自己只不过刚露苗头,刚有了一点起色。

 便立刻招致猜忌,差点摁死!

 “弟弟你身体不舒服吗?”李明达担忧地看着冷汗直冒的李明,手背搭了搭他的额头。

 李明勉强做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没事,咬到舌头了……”

 冷静……冷静!

 父皇将他保护在立政殿里,至少短期内是安全的。

 而且太子一党,似乎也没有将他李明处之而后快的意思,至少暂时来看是这样。

 听李治的讲述,在李世民醒来救场以前,太子其实有充足的时间动手。

 他们为什么不动手,是因为他们不敢动吗?

 皇帝生死不明,太子在情急之下,杀掉一個有弑君嫌疑的庶子,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

 说不定还会挂上“带孝子”的牌匾呢!

 那他们既然不动手,却又为何派兵围上一圈?

 当气氛组吗?

 “是警告,这是对我扩张势力的警告……”李明冷汗涔涔。

 抛弃一切人性,光从冰冷的利益角度分析。

 或许太子和长孙无忌觉得,李明这根搅屎棍还挺有用的,所以才没有动手……

 “问题是,以后怎么办?”

 从被动进入立政殿的那一刻起,他李明就已经树大招风了。

 已经成为了无数人的眼中钉。

 比如太子李承乾,比如魏王李泰,比如身边的这个李治……

 根据以前的历史,最后是李治成功问鼎皇位,当上了唐高宗。

 但经过自己一通搅和,这条世界线已经扑朔迷离。

 他也不知道最后谁能成功吃鸡。

 三个嫡子,谁都有可能当皇帝。

 但是不论李承乾、李泰还是李治,谁登临大宝,都一定会对其他兄弟展开猎杀。

 而且毫无疑问,第一时间清理的,肯定是他李明这根不安分的搅屎棍!

 加上武则天、长孙无忌、或者别的什么权臣野心家出来搅局……

 李明汗如雨下,脑子里一团乱麻。

 “感谢”李二的骚操作,导致李明现在即使被原地贬为庶民,也难逃朝堂的视线了。

 李世民作为父亲的本意是好的,但作为皇帝,他高估了自己死后的掌控力。

 玄武门继承法可是贯穿了盛唐始终的。

 新皇登基前的搏杀、登基后的清算,俨然成为常态。

 李明感觉自己不可逆地进入了慢性死亡。

 好好好,你们这么逼我是吧……

 他感到心中有熊熊烈火在燃烧。

 皇帝吓唬自己,外面危险,乖乖在家呆着。

 太子吓唬自己,别越界了,否则天兵伺候。

 怎么,让老子缩在皇宫当几年乖宝宝,然后乖乖被当成年猪杀?

 老子偏不!

 李明握紧了双拳。

 然后,他偶然发

现李治正偷偷瞧着自己。

 李明立刻低下头,拧起眉毛,装出一副便秘的模样,委委屈屈地说:

 “承乾老哥也太过分了,难道他怀疑是我害阿爷得病的吗?”

 嗯……李治觉得这个回答很直率,父皇与李明弟弟的对话并没有超出他的理解范畴,便安心地挪开视线。

 李世民一怔:嗯?你还停在第一层?

 他感觉李明好像没听懂“你小子以后老实点,你舅舅对你有意见”的潜台词。

 但有些赤果果的话,又不方便当着老实人李治和花季少女李明达的面说,会教坏纯洁的小孩子的。

 “总之,你以后由吾亲自看管。不许出宫胡闹!

 “吾过几天去九成宫避暑,你就由你母亲看着。”

 李世民放完话,就放下碗筷匆匆上朝去了。

 在事业上升期,打工仔996,老板都是007的。

 “你怎么吃得这么少呀?身体不舒服吗?”李明达温柔地拍拍李明弟弟的脑袋:

 “可你就算不舒服,也不该惹阿爷生气呀。阿爷治国可是很忙哒,我们不能给他添乱的。”

 李明乖乖点头:

 “嗯,你是位好姐姐。”

 可惜根据历史,过不了多久,李明达就将香消玉殒了。

 知道得越多,烦恼的就越多。

 “你们别磨蹭了,该去小学上课了。”三人中最年长的李治理智地提醒。

 李明一愣:

 “你们也去小学?你们的王师王傅呢?”

 李治叹了口气:

 “都被贬出京了。

 “父皇的命令,从今天开始,未出阁的皇子都得在小学上课。”

 啊?

 李二在搞什么东东?

 李明一头雾水。

 …………

 太极殿上。

 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群臣咸集。

 大家都听说了昨天陛下有恙的传闻,心都揪了起来。

 当今圣上的文治武功,大家是一致认可的。

 天下好不容易步入正轨,好不容易有一位能服众的皇帝,可别再出岔子了……

 “嗯?诸位爱卿为何愁眉苦脸?”

 李世民在龙榻上自如地问。

 亲眼见证陛下无恙,群臣暗暗松了口气。

 接着便是正常奏对。

 “侯君集案事实不清,疑点颇多。且掠夺敌邦,乃历朝传统。

 “臣以为,应将侯君集无罪释放。”

 御史大夫韦挺放出重磅炸弹。

 在被李世民一通修理后,他洗心革面,坚决拥护中央的一切决定。

 陛下曾暗示放了侯君集,那他就一定照办!

 李世民对韦氏的幡然醒悟非常满意。

 还是李明说得对,就该敲打敲打他们。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呀?”他得意洋洋地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殿里顿时议论纷纷。

 有支持点赞的,也有狂喷点踩的。

 房玄龄半闭双目,计算着李明应该将侯君集的收服得差不多了,也该把老侯放出来最后收割一波人心了,便要上奏:

 “臣以为……”

 然而,老房刚慢吞吞张开嘴,话头被另一个人抢了。

 “臣以为,侯君集案证据确凿,并没有不清楚之处。

 “而且陛下曾明确下令,此战应以招抚土人为主。而侯君集仍无视君命,大肆掳掠,应从重处罚。

 “韦御史知法犯法,有包庇之嫌,也应弹劾。”

 房玄龄抬头看向说话者,微微眯细了眼睛。

 抢他话的,却是长孙无忌。

 这回双方的立场来了一个两极反转。

 房玄龄主放,长孙无忌主抓。

 韦挺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长孙无忌不是太子党、侯君集的政治盟友吗?

 一直主张将侯君集无罪释放的,不就是他吗?

 怎么今天突然倒打一耙?

 难道这也是陛下敲打韦氏的一环?

 韦挺瑟瑟发抖,不敢再说话了。

 “嗯……”李世民眉头紧锁,捋着胡须。

 长孙无忌亲自下场落井下石,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加上侯君集本来就屁股不干净,所以风向又倒向了“严惩侯

君集”那一方。

 眼看争来争去,争不出个结果。

 李世民闷闷不乐道:

 “退朝。”

 …………

 朝会后,李世民把长孙无忌单独留了下来。

 “辅机,你三番五次到底想干什么?”

 李世民开门见山,毫不客气地质问道。

 昨天派兵围堵他的爱子,今天挑头关押他的爱将。

 这大舅哥怎么突然处处和他作对?

 长孙无忌迎着李世民凌厉的目光,毫不退缩,义正辞严地反问:

 “敢问陛下是想立嫡还是立庶,立长还是立贤?”

 李世民愣住了。

 “吾过几天去九成宫避暑,你就由你母亲看着。”

 李世民放完话,就放下碗筷匆匆上朝去了。

 在事业上升期,打工仔996,老板都是007的。

 “你怎么吃得这么少呀?身体不舒服吗?”李明达温柔地拍拍李明弟弟的脑袋:

 “可你就算不舒服,也不该惹阿爷生气呀。阿爷治国可是很忙哒,我们不能给他添乱的。”

 李明乖乖点头:

 “嗯,你是位好姐姐。”

 可惜根据历史,过不了多久,李明达就将香消玉殒了。

 知道得越多,烦恼的就越多。

 “你们别磨蹭了,该去小学上课了。”三人中最年长的李治理智地提醒。

 李明一愣:

 “你们也去小学?你们的王师王傅呢?”

 李治叹了口气:

 “都被贬出京了。

 “父皇的命令,从今天开始,未出阁的皇子都得在小学上课。”

 啊?

 李二在搞什么东东?

 李明一头雾水。

 …………

 太极殿上。

 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群臣咸集。

 大家都听说了昨天陛下有恙的传闻,心都揪了起来。

 当今圣上的文治武功,大家是一致认可的。

 天下好不容易步入正轨,好不容易有一位能服众的皇帝,可别再出岔子了……

 “嗯?诸位爱卿为何愁眉苦脸?”

 李世民在龙榻上自如地问。

 亲眼见证陛下无恙,群臣暗暗松了口气。

 接着便是正常奏对。

 “侯君集案事实不清,疑点颇多。且掠夺敌邦,乃历朝传统。

 “臣以为,应将侯君集无罪释放。”

 御史大夫韦挺放出重磅炸弹。

 在被李世民一通修理后,他洗心革面,坚决拥护中央的一切决定。

 陛下曾暗示放了侯君集,那他就一定照办!

 李世民对韦氏的幡然醒悟非常满意。

 还是李明说得对,就该敲打敲打他们。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呀?”他得意洋洋地问。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殿里顿时议论纷纷。

 有支持点赞的,也有狂喷点踩的。

 房玄龄半闭双目,计算着李明应该将侯君集的收服得差不多了,也该把老侯放出来最后收割一波人心了,便要上奏:

 “臣以为……”

 然而,老房刚慢吞吞张开嘴,话头被另一个人抢了。

 “臣以为,侯君集案证据确凿,并没有不清楚之处。

 “而且陛下曾明确下令,此战应以招抚土人为主。而侯君集仍无视君命,大肆掳掠,应从重处罚。

 “韦御史知法犯法,有包庇之嫌,也应弹劾。”

 房玄龄抬头看向说话者,微微眯细了眼睛。

 抢他话的,却是长孙无忌。

 这回双方的立场来了一个两极反转。

 房玄龄主放,长孙无忌主抓。

 韦挺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长孙无忌不是太子党、侯君集的政治盟友吗?

 一直主张将侯君集无罪释放的,不就是他吗?

 怎么今天突然倒打一耙?

 难道这也是陛下敲打韦氏的一环?

 韦挺瑟瑟发抖,不敢再说话了。

 “嗯……”李世民眉头紧锁,捋着胡须。

 长孙无忌亲自下场落井下石,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加上侯君集本来就屁股不干净,所以风向又倒向了“严惩侯君集

”那一方。

 眼看争来争去,争不出个结果。